而且,這份條約規定,在緊急或者戰爭時刻,大英帝國有權在愛爾蘭建立軍事基地,直到緊急或者戰爭時刻的終止。
總體來看,雖然賦予了愛爾蘭行政權,但大英帝國還是能掌控愛爾蘭的外交和軍事,不至於損失這個重要的領土。
而愛爾蘭人獲得了心心念唸的自治,行政和財政大權都可以被自己掌控,也算是讓一部分愛爾蘭人相當滿意。
雖然還有一部分人想要尋求更高的自治權,甚至是完整的軍事權,但這方面的訴求大英帝國很明顯不可能同意。
這也促使了愛爾蘭中立派和愛爾蘭激進派的矛盾,對大英帝國來說,反而是一個好訊息。
愛爾蘭內戰的結束讓英國政府鬆了一口氣,同時也讓阿瑟鬆了一口氣。
倒不是阿瑟在擔心英國的安危,英國就算損失了愛爾蘭,也是目前最強大的國家。
但如果英國因為愛爾蘭的危機騰不出手,澳大拉西亞想要結束菲律賓內戰也是不可能的。
雖然美國目前無法對澳大拉西亞造成太過巨大的威脅,但澳大拉西亞同樣也無法讓美國人投降。
要是美國人逼急了,在菲律賓展開一場全面戰爭,沒有英國人的支援,阿瑟還真的拿不好主意是否加入這場全面戰爭。
打了又打不贏,要進入一場沒有邊際的消耗戰。但如果不打又會白白損失菲律賓這個潛在的勢力範圍,對於澳大拉西亞的發展來說算是一個小的打擊。
菲律賓的戰略位置還是比較重要的,不僅能夠拔除美國人在太平洋西岸的基地,同樣也能夠作為對抗島國的先頭基地。
如果二戰如同歷史上那樣發展,澳大拉西亞作為對抗德國的一份子,勢必是要和島國較量的。
雖然島國這個國家有著種種劣勢,但它的軍事實力還是值得重視的。
如果能夠憑藉菲律賓將島國人的進攻抵擋在本土之外,這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肯定是一件好事。
甚至如果菲律賓人給力一點,澳大拉西亞和島國的戰爭可能就變成了島國和菲律賓人的戰爭,澳大拉西亞只需要給菲律賓提供武器裝備,就能將島國人拖在國土之外。
如果沒了菲律賓,靠澳大拉西亞來抵擋島國的進攻的話,對於人力的損失肯定很慘重。
強大的國家都會培養自己的小弟,一般情況下自己也不會出手,而是讓小弟代勞。
阿瑟自然有著這樣的想法。不管現在的菲律賓還是目前的荷屬東印度,都在阿瑟的培養範圍之內。
作為澳大拉西亞的臨近國家,這兩個擁有土著人口較多的地區,佔領的話太過麻煩,還要將這些土著全部驅逐。
相較於佔領來說,扶持一個親近於自己的勢力是更合適的選擇。
而且因為距離澳大拉西亞比較近的原因,這是澳大拉西亞天然的勢力範圍,其他國家的影響力遠遠比不上澳大拉西亞。
只要能夠全面掌控這些地區的經濟和軍事,也就相當於全面掌控了這些地區。
把他們培養成忠實的打手,為澳大拉西亞南征北戰,這可比澳大拉西亞派出軍隊進行大規模消耗好得多。
雖然這些土著軍隊的戰鬥力可能不太強,但勝在人口多。
目前荷屬東印度的人口應該在3200萬以上,菲律賓的人口在1000萬以上,加起來能夠出動至少400萬的軍隊。
而後世的資料就更加誇張。為兩個人口都超過一億人的國家,這兩個國家加起來能夠提供的兵力,至少也是千萬級別的。
至於到底是幾千萬計程車兵,其實也就變得不重要了。畢竟能讓澳大拉西亞動用幾千萬士兵的戰爭,肯定是不亞於世界大戰級別的超級戰爭。
在二戰之後的超級大戰,因為核武器已經被多個國家掌控的原因,隨時有可能變成一場滅絕人類的戰爭。
這樣的戰爭各國家都很慎重,不到迫不得已,一般是不會爆發的。
不管怎麼說,掌控了荷屬東印度和菲律賓的澳大拉西亞,相當於多了兩個可以提供數百萬兵力的小弟,平時也可以成為商品的傾銷地,這筆買賣怎麼想都是不虧的。
且這兩個地區的地理位置還能夠抵禦澳大拉西亞的北方,防備著美國和島國有可能從北面的襲擊。
32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援!
今天日萬,已更6200/10000,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