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歐洲各國專心於恢復被戰爭損害的經濟和工業之時,澳大拉西亞已經制定了關於開採石油的計劃,將在波斯灣領地建立完善的防禦系統,並且正式開展石油探測和開採。
雖然阿瑟十分確定波斯灣地區擁有世界石油儲量的六成以上,但在沒有徹底將石油儲量勘探出來之前,阿瑟自然空口無憑的將這份資料告訴其他人。
先不說如此誇張的資料提前從阿瑟的口中說出來到底有多麼驚駭,恐怕在沒有實際性的證據之前,也不會有太多的人完全相信波斯灣地區的價值。
1919年9月,世界聯盟。
雖然這只是一次世界聯盟的常規會議,但參加會議的人普遍臉色嚴肅,似乎已經有大事情發生。
會議的最中央,四個最為寬敞的位置之上,代表著協約國四大列強的四位代表臉色都不太好看。
“各位,俄國需要你們的幫助!”俄國駐世界聯盟代表格倫·瓦西裡耶維奇一臉嚴肅又略帶一些懇求的說道。
格倫代表不止一次的提出求援,但引起的反應從來沒有今天這麼巨大。
聽到格倫代表的請求,幾乎所有人都將目光看向了格倫代表旁邊的比利·格雷。
比利·格雷是大英帝國駐世界聯盟的代表,他的意見其實也就代表著大英帝國的意見。
目前的世界聯盟,大英帝國的意見能夠影響大部分國家的選擇,甚至能夠直接推動世界聯盟的決策。
“格倫代表說的沒錯,我們不能再坐以待斃了。上帝不會允許一個錯誤的信仰統治東歐,作為歐洲的一份子,我們必須要竭盡全力,維護歐洲的和平和繁榮。”比利·格雷站了起來,絲毫不猶豫的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上一次強硬的干涉匈牙利內戰,讓包括大英帝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嚐到了甜頭。
雖然目前匈牙利內戰已經被終結,但匈牙利也付出了大量的代價,才讓世界聯盟的軍隊撤出自己的國土。
而俄國相較於匈牙利更加龐大,世界聯盟從俄國方面獲取的利益也註定更多。
“是的,俄國的內戰已經超出了我們的預期,是時候讓俄國民眾享受和平的環境了。”澳大拉西亞代表約翰·揚達利贊同性的點了點頭,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在一般情況下,澳大拉西亞的外交策略基本和英國看齊。畢竟現在英國和澳大拉西亞是親密的盟友,兩個國家合作也才能獲得更大的利益。
就像這次,英國人決定干涉俄國內戰,而干涉俄國內戰也不會損害澳大拉西亞的利益,甚至對澳大拉西亞的利益來說是有利的,因此澳大拉西亞方面不可能阻止。
其實這時候,四大列強中的兩個已經表態了,還有一個就是求援的一方,已經基本決定了整個世界聯盟的態度。
對於這種幾乎板上釘釘的事情,法國人也不可能旗幟鮮明的反駁。
再說了,沙皇俄國繼續存在對法國人來說也不是一件壞事。畢竟和法國人簽訂盟約的是沙皇俄國,可不是現在的蘇維埃俄國。
幾個大的列強相繼表態之後,接下來就輪到中小國家表演自己的忠心了。
在一番操作和投票之下,世界聯盟數十個國家以絕對壓倒性的優勢,投票同意了用武力干涉俄國內戰,並且決定了各自國家出兵的多少。
因為英國人是領頭的,因此也是這場干涉戰爭中出兵最多的。
按照英國人的承諾,英國人將在三個月內組建至少20萬軍隊,並且在但澤登陸,和其他國家的軍隊聯合干涉俄國內戰。
英國的20萬軍隊之外,世界聯盟的干涉內戰聯軍還有:法國10萬,澳大拉西亞10萬,義大利10萬,羅馬尼亞10萬,塞爾維亞8萬,荷蘭5萬,比利時5萬,希臘3萬,黑山2萬,匈牙利2萬共計85萬軍隊。
這85萬世界聯盟的聯軍再加上沙皇俄國的軍隊,在數量上已經能夠保持對於蘇維埃俄國的優勢。
雖然沒打算,甚至沒期待著透過這次聯軍消滅整個蘇維埃俄國,當然是同時也希望能夠撲滅蘇維埃俄國的火焰,至少讓蘇維埃俄國的擴張沒有歷史上那麼迅速。
對澳大拉西亞最好的結果,就是俄國分裂成兩個。沙皇俄國繼續存在,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是一件好事。
而蘇維埃俄國的牽制,能讓將來二戰中的德國繼續面臨多線作戰的壓力,不至於讓澳大拉西亞自己頂上。
當然,按照目前世界局勢的發展來看,往後的事情誰也說不清楚,但俄國分裂對澳大拉西亞來說也沒壞處。
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