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羅曼諾夫家族在俄國幾百年的統治積攢了大量的財富,尼古拉二世暫時是不缺錢的,也不用拉下臉皮去向其他國家借貸。
要不然,其他國家願不願意借貸給俄國也不好說,畢竟目前看來沙皇俄國贏得內戰的希望很是渺茫。
借貸給沙皇俄國,不就變相要幫助沙皇俄國打贏戰爭嗎?要不然,如果沙皇俄國在內戰中失敗,國家直接不存在了,借的貸又該向誰討還呢?
別說是英法想要讓俄國內戰持續下去了,哪怕是澳大拉西亞和阿瑟,也無法拒絕俄國內戰帶來的巨大利潤。
透過俄國內戰期間和尼古拉二世的貿易,澳大拉西亞已經獲得了來自俄國大量的礦產物資和黃金儲備,甚至包括移民的人口在內,這些都是俄國比較有價值的財產,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也有很大的作用。
特別是黃金儲備,能夠讓澳大拉西亞的澳元更加堅挺,這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是有很高的戰略意義的。
按照目前美國的狀況來看,美元想要成為全球通用貨幣是不可能的事情。
目前比較堅挺的貨幣,除了大英帝國的英鎊之外,還有法國的法郎,澳大拉西亞的澳元,美國的美元等等。
但法郎和美元都存在著貶值的情況,特別是法郎,因為戰爭的影響,價值已經無法保障。
貶值沒有那麼嚴重的英鎊和澳元,應該是目前世界上最堅挺的兩種貨幣。
雖然澳元在英鎊的基礎上成立的,但阿瑟也有著將澳元推向全球的野心。
不過現在澳元發行的規模也不大,大多數情況下只在澳大拉西亞境內流通,這也是目前澳元面臨的最大問題。
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擁有更多的黃金儲備,才能印刷更多的貨幣,將澳元真正的推向全球化。
說到澳元全球化,明年的國慶也代表著澳大拉西亞王國成立15週年,阿瑟不僅要舉行一場盛大的閱兵儀式,甚至還計劃對於貨幣進行改革。
當時的澳元頒佈更多的是為了國家能夠擁有屬於自己的貨幣,在很多方面都是照抄英鎊,這也導致和英鎊有著很多的重疊。
阿瑟計劃把澳元變成真正的獨立貨幣,只和黃金進行掛鉤,提高澳元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
同時,發行一定數量的紀念貨幣,來紀念王國成立15週年,並且頒佈一些相應的活動。
1919年9月下旬,阿瑟接見了澳大拉西亞皇家科學院名譽院長愛因斯坦和名譽副院長特斯拉,並且詢問了皇家科學院近段時間內的科學研究工作。
皇家科學院的發展還是十分迅速的,有著維多利亞獎替澳大拉西亞吸引人才,也導致澳大拉西亞的皇家科學院吸引了不少歐美著名的物理學家和化學家。
截至目前為止,澳大拉西亞皇家科學院一共擁有高達五百多人的規模。
可不要小看這五百多人的規模,這五百人全部都是著名的科學家,最差也是在自己的行業有著相當的經驗和名望的,說一句洲際著名也完全沒有問題。
為了這五百多人,阿瑟每年要向皇家科學院投入高達兩千萬澳元的研究資金,平均每人的研究資金高達四萬澳元,足以見得阿瑟對於科研工作的重視態度。
當然,皇家科學院的一部分大型研究專案消耗了些許資金,這也導致實際上每人的研究資金只有兩萬出頭,但也絕對不少了。
要知道,皇家科學院和澳大拉西亞的大學都有著合作,研究專案並不只這500多人參與,還有大學的許多教授和大學生,可以說是整個澳大拉西亞的高等人才基本都參與進去了。
阿瑟對於皇家科學院的研究資金也從來沒有吝嗇過,只要不是刻意浪費,哪怕超出預算,阿瑟也不是太過在意。
目前皇家科學院主要研究的技術方向,首先是輸變電技術的研發,這也是關到澳大拉西亞電業行業的發展,推動澳大拉西亞民用電和工業用電的進步。
其次,皇家科學院也在研究物理新元素。這一點主要是那些物理學家在負責,每年耗費的研究資金也高達數十萬澳元。
除此之外,火箭和導彈研發,核領域探索,原油和礦產物資的勘探技術,冶煉技術的改進,火車動力和制動系統的研發改進,化工領域,生物工程和其他技術,也都是皇家科學院的研究範圍。
去年皇家科學院進行了高達400多項的研究,平均每個研究專案耗資5萬澳元,這也絕對不是一個小數字了。
按照目前澳大拉西亞的人均收入來看,每個專案的研究資金足夠一個澳大拉西亞人不吃不喝工作800年以上,這是一個十分誇張的數字範圍。
可以看到,皇家科學院的研究涵蓋了民用和軍事領域,也包括實用性以及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