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也要挑撥菲律賓的土著,給美國人上點眼藥才行。
其實從地圖上就能夠看到,澳大拉西亞的版圖已經很完美了。
憑藉著澳大利亞加新幾內亞加紐西蘭的土地,已經擁有成為一個強國的保障。
再加上來自波斯灣領地的石油,澳大拉西亞在資源方面已經沒有了任何缺陷,完成北水南調的澳大拉西亞就是註定的超級大國。
但對於目前的澳大拉西亞來說,如何合理地開發現有的土地,是一個值得深思並且長期佈局的問題。
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地區自然不用多說,也是目前澳大拉西亞開發最多的兩個地區。
澳大利亞地區是國家真正的核心,紐西蘭是優秀的畜牧區和本土。
除了這兩個本土地區之外,其他的土地全部都是海外領地或者殖民地。
雖然政府對於這些海外領地和殖民地的掌控都很強,但殖民地畢竟是殖民地,誰也不敢保證會不會發生意外。
殖民地本土化是澳大拉西亞唯一的選擇,也是加強對於這些殖民地統治的良好方法。
其中,東南亞的所有土地都需要進行本土化,畢竟這些土地距離澳大拉西亞本土並不遠,本土化之後也不會增加太大的行政負擔。
本土化之後才能將這些土地全部掌握在手中,畢竟固有領土,任何國家都不能分割。
第一個要本土化的殖民地,或者說要重點開發的殖民地,自然就是新幾內亞殖民地了。
作為世界第二大島嶼,新幾內亞殖民地的開發潛力還是非常巨大的。
況且新幾內亞還擁有澳大拉西亞緊缺的水資源,這也註定了新幾內亞在澳大拉西亞的重要程度並不輸於紐西蘭。
殖民地本土化的第一步,自然就是向新幾內亞殖民地輸送大量的移民了。
好在原本的澳屬新幾內亞殖民地經過這漫長時間的發展,還是擁有規模不少的澳大拉西亞人的。
德屬新幾內亞擁有幾萬名德國人,荷屬新幾內亞也擁有數千名荷蘭人。
將這些人口進行整合,新幾內亞的澳大拉西亞人還是勉勉強強突破了40萬的。
雖然距離徹底將新幾內亞本土化的目標還很遠,但相較於十多年前的情況已經好了太多。
再加上新幾內亞島的大部分土著已經被完全驅離,剩下的少量土著潛藏在深山裡,和野人無異,數量也不多,自然也不用去管。
這也代表著新幾內亞島從此以後就是澳大拉西亞的固有領土,畢竟島上的居民全部是澳大拉西亞人。
作為澳大拉西亞將來重要的水源供給地,新幾內亞註定不會擁有太大規模的重工業。
畢竟重工業對於環境的汙染是巨大的,運輸往澳大拉西亞本土的水資源不僅要用到工業,還要進行農牧業灌溉和飲用。
如此多的用途對於水資源的要求是苛刻的,這導致新幾內亞必須保持比較好的生態環境,才能為澳大拉西亞貢獻足夠並且可靠的水資源。
像這樣大規模的調水工程,先不說建設工程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對於供給水資源的地區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這也相當於一個地區在為整個國家服務,為整個國家做了貢獻。
為了檢查新幾內亞的建設進度,阿瑟決定前往新幾內亞視察,並且參加新幾內亞第一座大型語言學校的開學儀式。
說起語言學校,在澳大拉西亞已經非常常見,並且每年的招生幾乎都是爆滿狀態。
語言學校在澳大拉西亞只有一個任務,那就是為不會英語的人群教授英語,讓他們能夠熟練的使用英語進行交流。
作為一個移民國家,澳大拉西亞國內的民族五花八門。別的不說,一門統一的語言是非常有必要的。
經過這漫長時間的部署,已經有相當一部分俄國移民掌握了英語,並且還在以每年數十萬的速度增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