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9月1日,興登堡精心籌劃的大反攻終於來了。
南部戰線百萬德軍突破了協約國的防守,主要是突破了義大利軍隊的防守,甚至一度靠近馬恩河沿線。
要知道,巴黎可就在馬恩河的下游,距離德國人的前線只有100多公里。
德國的這一反攻讓協約國有些慌了,要是巴黎淪陷的話,這可不是開玩笑的,對於協約國的打擊是無與倫比的。
畢竟西線1000萬的協約國軍隊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法國人貢獻的。
如果真的讓德國人偷襲成功,迫使法國人投降,那剩下的協約國軍隊能不能扛住德國人的進攻可是個問題。
為了支援法國人,同時是服法國政府和民眾的心情,英國人緊急宣佈再向西線支援50萬軍隊。
義大利也在協約國各國的壓力之下,增兵20萬堵住德國人的進攻。
這時候,之前預留的將近200萬預備部隊就有了用處。
隨著協約國總司令部的一聲令下,盤據於馬恩河沿線和凡爾登後方的預備部隊開始頻繁調動,意圖將德國人重新趕回原來的前線。
最後的結果還是好的,在距離巴黎70公里的馬恩河河畔,上百萬協約國軍隊成功阻擋了德國軍隊的進攻,並且將德國軍隊打退了20多公里。
避免了又一次巴黎攻防戰的爆發,這也讓整個協約國特別是法國鬆了一口氣。
同時也讓所有的協約國明白,義大利軍隊成為主攻點是不可靠的,甚至還會連累其他的戰線。
協約國總司令部當機立斷,從北部戰線調集30萬澳大拉西亞軍隊,和南部戰線30萬義大利軍隊換防。
憑藉著比利時和法國地區發達的交通網路,高達60萬軍隊的換防幾乎可以在兩週的時間內完成。
為了換防時期前線的穩定,協約國總司令部決定在換防期間加大其他戰線的進攻,同時派出大量的偵查飛機確定德國人的動向。
當然,在換防期間,還有高達50萬預備部隊隨時準備頂上前線,來填補任何因為換防產生的空缺。
同時,協約國總司令部也要求俄國人加大在東線的攻勢,德國人沒有任何心思發動像之前那樣的突襲。
在上百萬預備部隊的反撲之下,用了大半個月的時間,成功將突襲的德國軍隊重新趕回前線。
而澳大拉西亞軍隊也和義大利軍隊在這大半個月的時間裡完成了換防,澳大拉西亞軍隊成了南部戰線的主攻點。
這對於澳大拉西亞軍隊來說是一個艱鉅的任務,畢竟在北部戰線可以跟在英國人身後打打醬油,作為一個輔助者的角色就行。
但南部戰線混雜著法國軍隊,義大利軍隊,巴爾幹聯軍和美國軍隊,再加上剛剛換防完成的澳大拉西亞軍隊,說這是萬國營都沒有任何問題。
而澳大拉西亞軍隊作為南部戰線的主攻點,面臨的德國軍隊的反撲是最大的。
這也代表著澳大拉西亞軍隊避免不了傷亡,死傷也不可能如同之前那麼少。
不過,只要能夠擊敗現在的德國,一切的犧牲都是值得的。
目前幾乎所有的參戰國都在渴望著和平,阿瑟也在期待著澳大拉西亞的戰後利益分配。
犧牲一個德國,來幸福協約國所有國家,強大澳大拉西亞,何樂而不為呢?
38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