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澳洲崛起錄> 第四百五十七章:炮火終消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五十七章:炮火終消散 (2 / 2)

11月27日,斯圖加特告破,協約國軍隊又向東前往慕尼黑和紐倫堡。

沒過幾天,曼海姆也跟著告破,只留下美因茨和法蘭克福的德軍苦苦堅守。

其他國家的軍隊在德國境內勢如破竹的訊息也刺激到了英國人,英國人加大了在比利時地區的進攻,並且在這段時間也收復了列日要塞,向著德國的亞琛挺進。

此時德國面臨的困境讓德國總參謀部頭皮發麻,更讓興登堡感覺到無可奈何。

更重要的是,國土的淪陷已經讓德國面臨物資危機,許多地區已經爆發了工人起義,抗議政府大幅度削減對於民眾的物資供應。

雖然這樣小規模的工人起義被政府很快撲滅,但一股悲觀的氣氛已經在民間開始流傳。

德國民眾開始抨擊軍政府的統治,憤怒的表示正是因為軍政府的極端化,才讓德國面臨這樣的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德國國內不少媒體和民眾的砰擊直指軍政府和興登堡,目標如此鮮明,讓人不得不懷疑背後有人指使。

其實蝸居在柏林宮的威廉二世是最有可能推動這些砰擊的幕後者,只不過興登堡此時也沒有心思處理威廉二世了。

1917年12月1日,在興登堡和魯登道夫的命令下,德國總參謀部要求公海艦隊強行出戰,儘可能為將來德國的和談爭取更加有利的條件。

但總參謀部這樣的要求無疑讓公海艦隊計程車兵送死,有了美國人的加入,德國海軍和協約國海軍的數量差距已經十分龐大,公海艦隊也不可能是協約國海軍的對手。

在公海艦隊部分中層海軍官兵的帶領之下,不願意白白送死的德國海軍發動了起義,直接佔領了港口,並且公開電報德國政府,要求興登堡將權力還給威廉二世。

海軍的抗令和起義讓興登堡顏面大失,也讓更多的德國民眾不滿軍政府的統治。

隨著協約國軍隊在德國境內肆無忌憚的攻城掠地,巴伐利亞王國政府終於堅持不住了,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三世派出了使者頻頻和協約國會見,單方面結束這場戰爭的意圖已經十分明顯。

12月7日,慕尼黑在協約國的圍攻下被破,路德維希三世也公開宣佈巴伐利亞無條件投降。

巴伐利亞的投降揭開了德意志邦國投降的序幕,黑森,巴登,符騰堡等邦國,也全部在12月上旬宣佈投降。

這也導致整個南德意志地區落到了協約國的統治之中,也讓北德意志地區的各邦國方寸大亂。

興登堡此時也顧不得前線的戰事,匆匆下令讓軍隊撤回北德意志範圍,集中全力防守德意志最重要的地區。

12月9日,隨著法蘭克福的告破,協約國軍隊開始向著魯爾區挺進。

英國軍隊也正式攻破了亞琛,和法國軍隊合兵一處,目標直指整個威斯特法利亞地區。

還沒等協約國的軍隊靠近魯爾區,魯爾區的工人和軍隊就已經爆發了起義。

大量的工人高喊著要麵包不要戰爭的口號,造反了部分德國士兵,直接佔領了魯爾區的大部分廠房。

與此同時,德國全國各地也爆發叛亂,民眾們已經吃不上飯了,自然也不再顧忌政府。

12月11日,協約國軍隊在漢諾威登陸,漢諾威邦國隨即宣佈投降。

此時的興登堡坐在總參謀部內一臉慘白,自知德國大勢已去,只能苦澀地向傳令兵下達自己的命令,宣佈前線停火。

同一天夜裡,威廉二世在親衛的保護之下,悄悄前往德國的鄰國荷蘭避難。

德國戰敗之後,興登堡的軍政府勢必會遭受來自協約國的清算,威廉二世可不認為協約國會輕易的放過自己。

與其這樣,還不如早點前往荷蘭,坐等德國的局勢發展。

在第二天,也就是1917年12月12日,德國宣佈停戰的訊息傳遍了協約國各個角落和全世界,也讓所有協約國民眾聚在一起歡喜鼓舞。

此時歐洲人才驚訝地發現,之前協約國媒體鼓吹的在聖誕節之前結束戰爭的話真的不是騙人的,此時離聖誕節還有半個月的時間。

阿瑟在澳大拉西亞聽到德國停戰的訊息,也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這場已經堅持了三年的戰爭總算是結束了,也總算能讓歐洲甚至全世界的民眾鬆一口氣。

但戰爭結束了也不代表就輕鬆了,接下來協約國和德國的和談問題才是重中之重,關乎到所有國家的利益。

32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援!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