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此時歐洲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很小,但無論是內閣政府還是阿瑟,都不敢賭那一丁點可能。
對於目前的局勢進行判斷並且提前做準備,這是澳大拉西亞首先要做的事情。
不過從國家利益方面,阿瑟並不希望現在就開打一戰。
畢竟如果一戰爆發,各國對於出境人口自然會進行一定的限制。到時候澳大拉西亞再想吸納更多的移民,恐怕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也就是說,在戰爭即將開打和戰爭開打期間,澳大拉西亞的移民數量肯定要大幅度降低。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不希望戰爭的平民很多。如果是在戰爭時期,選擇出國的移民肯定很多。
但如果放任這些移民出境,就有可能導致更多的人口流失。這對於一個正在進行戰爭的國家來說十分不利,因此從源頭就要將其掐滅。
作為目前當今世界最強大的國家的國王,愛德華七世的葬禮的盛大規模也絕對難以想象。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如果阿瑟記得沒錯的話,原本歷史上愛德華七世的葬禮,一共有九個歐洲帝王,五個王儲,四十多個皇家貴族子弟,七位皇后以及諸多貴族參與,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皇室聚會。
這差不多也是貴族聚會的巔峰,往後經歷了一戰之後,君主制已經遭受了大幅度削弱,各國貴族的權力和地位也相繼削弱,君主制和貴族也逐漸離開了大部分國家的政治舞臺。
這樣盛大的貴族聚會,阿瑟是一定要參與的。當然,作為英國王室的一員,愛德華七世的葬禮阿瑟不得不參與。
畢竟阿瑟從血緣關係上來講,是愛德華七世的親侄子,維多利亞女王的親嫡孫。
安排好了,王室事務隨後又囑咐了政府之後,阿瑟便帶著瓦爾特首相和外交大臣安德魯以及一眾外交訪問團隊,乘坐澳大拉西亞號戰列艦向著倫敦出發。
當然,隨行的軍艦也並不止這些。另外兩艘戰列艦也全部跟隨,並且還有十多艘護衛艦和一大支補給船隊。
雖然這麼做會導致澳大拉西亞的海岸空虛,但阿瑟相信,沒有國家會在這個時候登陸澳大拉西亞的海岸。
周邊有能力的,現在或許也就只有島國和美國了。但兩個國家都離得挺遠,也都沒有挑釁歐洲各大列強的膽子。
這次帶著三艘戰列艦,一來是向外界展示澳大拉西亞現在的海軍實力,二來就是展示自己的造艦能力,看看能不能從歐洲各大列強和君主國家手中弄來一些戰列艦的訂單。
要知道,一艘戰列艦可是能夠給阿瑟帶來將近一百四十萬澳元的純利潤,兩艘國外戰列艦的訂單就足夠讓阿瑟再建造一艘戰列艦。
這樣划算的買賣,哪怕是現在完全不缺少資金的阿瑟,都認為有必要爭取一下。
目前歐洲各國的造艦競爭比較激烈,許多國家想要擁有無畏艦,但是自己卻沒有建造能力。
而歐洲擁有建造能力的國家也基本都在忙於建造自己的無畏艦。
這也導致目前澳大拉西亞有希望從歐洲弄來一些無畏艦的訂單,這也是為什麼阿瑟這次帶上了外交部長的原因。
外交部嘴皮子比較厲害,說不定能夠靠他們多弄來幾艘無畏艦的訂單,對於王室和政府來說都有好處。
要知道,目前真正擁有無畏艦的國家,也就只有大英帝國,德意志帝國,沙俄帝國和澳大拉西亞王國了。
正在建造或者已經有建造計劃的,還能再加上義大利和美國。
目前真正有能力對外出口無畏艦的,也就只有大英帝國,德意志帝國和澳大拉西亞。
但大英帝國和德意志帝國的海軍競爭十分激烈,雙方給自己建造無畏艦都來不及,更不要說抽出空替其他國家建造了。
雖然一艘無畏艦也能讓他們獲得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英鎊的利潤,但在國家競爭面前,這些利潤就有些微不足道。
在阿瑟前往倫敦的途中,英國政府已經正式通知了世界各國,想必政壇也已經趨於初步穩定。
當然,愛德華七世雖然是在5月6日去世,但葬禮被安排在了六月中旬,為的就是給各大國家準備足夠的時間前往倫敦參加葬禮。
特別是像澳大拉西亞這樣和英國具有足夠距離的國家,偏偏阿瑟的身份還十分重要,因此葬禮也就只能稍稍延後幾天。
所幸乘坐的是目前速度最快的無畏艦,從澳大拉西亞前往倫敦,也只需要二十多天的時間。
如果是之前的老式戰列艦或者軍艦的話,恐怕沒有一個月的時間是根本不可能抵達倫敦的。
當然,如果乘坐的是目前正在建設的戰列巡洋艦,恐怕這個時間還能提前幾天。
只可惜戰列巡洋艦的建設還需要很久,真正裝備的海軍,恐怕得等到明年的年末了。
六月初,澳大拉西亞的艦隊正式抵達了倫敦港口。
此時倫敦的氣氛已經非常肅穆,英國街頭民眾的笑聲都少了許多,足以見得愛德華七世還是挺受到英國人的認可。
像阿瑟這樣離得比較遠的,來的也差不多是最晚的。
距離比較近的葡萄牙,挪威,丹麥,西班牙,比利時等,基本上五月就已經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