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軍事飛機的效能獲得了大幅度提升,其造價的增長也不小。
雄鷹3偵察機的造價達到了27425澳元,野虎3戰鬥機的造價達到了29105澳元。最昂貴的是幽靈3轟炸機,造價已經達到了32725澳元。
阿瑟500架軍事飛機的建造計劃中,包含了150架偵察機,100架戰鬥機和250架轟炸機,總花費達到了一千五百二十萬五千五百澳元,這並不是一個小數字。
甚至這和去年澳大拉西亞的軍費也就差了幾百萬澳元,足以見得目前飛機的昂貴。
不過相比於這些花費來說,這500架飛機所能夠起到的作用要遠遠大於花費。
裝備所有飛機並且形成戰鬥力之後,澳大拉西亞的海陸軍在近海和一定範圍內的作戰能力都會獲得提升。
原因無他,就是因為澳大拉西亞掌握了徹底的制空優勢。
試想一下,如果某個國家的海陸軍正在和澳大拉西亞的軍隊交戰,突然天空出現成群的上百架轟炸機實施轟炸,又有誰能阻擋的了呢?
這不僅對於陸軍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前所未見的威脅,對於在飛機轟炸範圍內的軍艦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目前的各類戰艦還沒有掌握防空武器,這250架轟炸機全體出動,不說別的,至少能夠炸燬幾艘無畏艦了。
如果再加上之前就已經裝備的飛機,這筆飛機訂單完成之後,澳大拉西亞的軍事飛機裝備數量就達到了560架,遠遠超過世界上其他國家裝備的軍事飛機數量的總和。
當然,目前其他國家有沒有軍事飛機都不好說,阿瑟也第一次在某方面感受到了澳大拉西亞獨孤求敗的感覺。
不過,雖然在軍事飛機方面已經領先其他國家一大步,但阿瑟目前還沒有讓空軍徹底公之於眾的想法。
上一次和葡萄牙的戰爭,已經讓飛艇走進了世界各國的目光。那次戰爭之後,大量國家都開始投入飛艇的研發,並且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雖然這其中也有研發失敗的案例,但武器的研發哪有全部成功的呢?其他國家對於飛艇的實用性也沒有任何懷疑。
就阿瑟所知,目前英國和德國在飛艇方面的投入已經不小,至少也有數百萬英鎊。
當然,取得的成就也非常不錯,已經趕上甚至超過了澳大拉西亞飛艇方面的成就,並且還在不斷的研發和實驗中。
這兩個國家取得的成功,也讓一些研發能力稍弱的列強和次強深信不疑。
畢竟兩個最強大的國家都在不斷地研究飛艇,並且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他們還有什麼理由對於飛艇產生懷疑呢?
截至目前為止,歐洲裝備飛艇的數量已經超過了一千艘,可以說,這是暫時的飛艇盛世。
如果不誕生意外,阿瑟相信,歷史上飛艇飛艇最光榮的時刻將會提前十多年的時間在歐洲上演,畢竟一個頂級列強的重視和全力研發不是開玩笑的。
也正因為世界各國對於飛艇的重視,目前已經誕生了各種各樣的飛艇公司和工廠。
雖然還沒有形成具體的商業體系,但阿瑟覺得,飛艇即將成為歐洲的一大交通工具,然後又會從歐洲風靡到全世界。
雖然飛艇確實有著不錯的運輸能力,澳大拉西亞某些地方也在用著飛艇進行運輸。
不過阿瑟對於空中交通方式來說,更期待的還是飛機。
是的,截止上次阿瑟要求航空實驗室研發載客飛機之後,經過了四年的研發時間,第一架能夠載客的飛機終於誕生。
當然,如果只是載客的話,其實第二代偵察機就已經是了。不過這種只能乘坐兩個人的飛機完全不能進行商用,為了一個人專門跑一趟,這飛機票得多少錢。
目前航空研究室研發出來的第一架載人飛機,被特奧多爾所長命名為SF1。
SF其實就是safe的意思,畢竟是乘坐多個乘客的飛機,最重要的還是保障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