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一切阿瑟並不知道,知道了也不會在意。
對於阿瑟來說,讓任何人上位只是一句話的事情,但為什麼要說出這句話呢?
此時阿瑟已經來到了航空實驗室,注意力全部放在了航空實驗室新的飛機上。
經歷了四年多的沉澱之後,航空實驗室的軍事飛機也已經成功研發到了第三代,其效能相較於第二代飛機有著巨大的提升。
如果單論目前飛機和軍事飛機的製造以及科技掌握程度,澳大拉西亞絕對是當仁不讓的世界第一,甚至領先世界第二一大截。
如果說第二代的軍事飛機只是勉強能夠用於實戰,初步達到一戰水平的話,那麼第三代的軍事飛機已經等同甚至超過一戰後期的各國軍事飛機水平,哪怕澳大拉西亞現在停止飛機的研發,其他國家想要追上澳大拉西亞,沒有五六年的年頭恐怕不容易。
但停止飛機的研發可能嗎?根本不可能。
阿瑟目前對於飛機研發的重視越來越高,航空實驗室的經費也節節攀升。
不過航空實驗室是阿瑟的私人產業,因此並不花費政府的資金,而是由王室財團出資和掌控。
目前的航空實驗室每年都要花費阿瑟至少五十萬澳元的資金,這樣花大代價研究和製造的飛機,自然要比同時代其他國傢俬人研究的飛機領先的多得多。
毫不誇張的說,澳大拉西亞目前已經籠絡了世界至少五分之二的航空學人才,並且這個比例還在不斷的擴張中。
其他國家想要在航空和飛機制造方面超過澳大拉西亞,除非將這剩下三成的航空學人才全部掌控,然後再花費大代價,可能在數年內實現。
但這現實嗎?剩下三成的航空學人才分佈在歐洲和美國各處,也多多少少受到了當地政府甚至一些國家的重視。
況且這些人中也有不少的愛國主義者,澳大拉西亞目前花費大代價都拉攏不到,阿瑟不相信有任何國家能將剩下三成人才全部掌控。
說回目前的第三代軍事飛機。
首先是雄鷹3偵察飛機,也是目前澳大拉西亞三種軍事飛機中飛得最快,航程最遠的飛機。
和第二代飛機一樣,雄鷹3偵察機依舊採取了前後兩個座位的設計方式,但相較於上一代偵察機來說,體型有所縮小。
當然,如果算上額外配備的兩個副油箱,那雄鷹3偵察機的體型甚至要比上一代偵察機大一些。
不攜帶副油箱的雄鷹3偵察機最大航程達到了700公里,攜帶兩個副油箱的雄鷹3偵察機,最大航程甚至達到了1100公里。
這還沒完,雄鷹3偵察機採用了狄塞爾專門為其研發的飛機發動機,平均飛行速度能夠達到215千米每小時,最大飛行速度能夠達到240千米每小時。
光是雄鷹3偵察機的平均飛行速度,就已經超過了上一代偵察機的最大飛行速度,足以見得在發動機方面的效能有多麼巨大的提升。
當然,為了照顧速度和航程,偵察機上面搭配的武器就比較簡陋,僅僅只是一挺MA107式馬克沁機槍。
不過憑藉著雄鷹3偵察機恐怖的飛行速度和航程來說,哪怕面對到敵國的偵察飛機或者戰鬥機,打不過要跑還是完全沒問題的。
看著眼前這架嶄新的雄鷹3偵察機,阿瑟不由得誕生了一個疑問,目前其他國家的最強軍事飛機,能夠打的過澳大拉西亞這架僅僅只是用來情報偵查的偵察機嗎?
哪怕只裝備了一挺重機槍,但這也是阿瑟的軍工廠自上一挺重機槍後,經歷了十多年時間才研製出的最新產品,效能絕對是重機槍中的一流。
在原本的歷史上,貌似一戰的大部分軍用飛機也只是裝備重機槍或者其他武器,裝備方式還比較簡陋,遠遠沒有二戰時期飛機,那麼先進和強大。
想想將來有可能發生的,澳大拉西亞的偵察機屠殺其他國家的戰鬥機和轟炸機,阿瑟就不由得想笑,但最終還是忍住了。
畢竟在大庭廣眾之下,有所失態有損國王威儀。
反正這樣的場面對澳大拉西亞來說不是壞事,發生了就讓那些國家驚訝去吧!
3200字第一更,求支援,求月票!
今天日萬,已更3200/10000。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