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大規模的傷亡讓德國的高層很是不滿,威廉二世也對德國參謀長法金漢的謀劃感到不滿。
原本德國戰略再次轉移的時候,德國軍方高層就有兩種不同的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繼續進攻東線才是更好的選擇。相較於精銳的法國軍隊來說,俄國軍隊才是軟柿子。
只要能夠在西線堅守,東線的德軍就可以肆無忌憚的入侵俄國的領土,迫使俄國退出戰爭,來緩解兩線作戰的壓力。
當時的總參謀長法金漢力排眾議,堅定地認為只有率先擊敗法國,才能徹底的緩解雙線作戰的壓力。
才導致德國軍隊在東線轉入防守,在西線重新發動了進攻,挑起了這場目前看起來德國傷亡更慘的凡爾登戰役。
根據德國情報部門傳來的訊息來看,英法聯軍在索姆河的戰役準備已經接近尾聲,他們隨時有可能在索姆河發動一場類似於凡爾登的大規模戰役。
這對於德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德國在凡爾登發起的進攻不僅沒能阻止法國人在索姆河的戰役謀劃,反而還讓不少的德國精銳被拖延在了凡爾登地區。
為了儘快從凡爾登地區脫身,防備英法可能發動的索姆河戰役,威廉二世親自向前線和參謀部下達命令,要求凡爾登的軍隊必須在4月15日之前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這份命令按照目前的局勢來看是不可能的,德國人在凡爾登地區的進攻已經持續了四個多月的時間,都不能拿下絕對的優勢,不要說在這半個月的時間內辦到了。
但沒辦法,這就是來自威廉二世的命令,德國軍隊必須服從。
在威廉二世的命令下,疲憊不堪的德國軍隊重整旗鼓,對弗格斯林至蘇維爾炮臺一線的法軍陣地發起新一輪的猛攻。
因為威廉二世命令的催促,德國將領又開始變得不計得失,如同瘋狂的賭徒一般,投入了自己的全部賭注。
對於這些德國的將領來說,他們目前最好的選擇,就是不計傷亡的攻下前方的陣地。
只要能夠攻下陣地,哪怕付出的傷亡再大,也終究瑕不掩瑜,不能掩蓋他們攻下陣地的功勞。
但如果不能完成威廉二世下達的命令,就算他們盡最大限度減小了德國軍隊的傷亡,也絕對會被威廉二世清算。
新一輪的戰鬥一直持續了數天的時間,德國軍隊無所不用其極,機槍,火炮,毒氣,火焰槍甚至是飛艇和飛機,只要能夠對敵方造成殺傷的武器,德國軍隊通通動用。
借用一位英國新聞代表抵達凡爾登地區後的感受來表達凡爾登地區的現狀:“這座炮臺被爆裂彈搗毀的簡直像地獄一樣,炮臺長柔納爾少校和他的部下在這地獄般的堡壘上拼死抵抗。在炮臺附近,剛剛構成的戰壕又很快被炮火摧毀。”
因為戰鬥持續了很久,頻繁的大轟炸和各種武器讓法國軍隊嚴重缺水。
後勤很難將物資運送上來,糧食還好,水資源已經成了戰場上極為緊缺的物資。
因為炮火爆炸的高溫和德軍使用的高溫火焰槍,讓法國軍隊因為激烈戰鬥導致的心情急躁更加嚴重。
傷員嚴重流血更加導致飲水的緊缺,再加上傷員的哀嚎,法國軍隊內部的焦躁感變得更加嚴重。這種情況之下,很難有人變得冷靜起來,尋找破局的辦法。
因為炮臺和防禦陣地已經變成被圍困的孤島,為了換得一點點有限的飲用水,法軍士兵必須冒著槍林彈雨和炮彈的轟炸,儘可能避免德國軍隊發現的情況下,去尋找水源和後勤。
在弗格斯炮臺內堅守的法國士兵大約有400人,每天的最低飲用水消耗量都要達到150升左右。
在德國軍隊長時間的進攻下,飲用水變成了比子彈炮彈,醫療物資,糧食資源更為重要的救命物資。
哪怕有最高層的炮臺長的壓制,不少士兵還是會因為水資源的分配大打出手,甚至和戰友之間反目成仇。
雖然炮臺以外的守軍情況稍好,但他們很難和炮臺之間互相運輸資源。
儘管有火力的掩護,哪怕付出再大的傷亡,都很難將水資源運送到炮臺內部。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