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凡爾登戰役之前,德國人自信自己的軍隊和火炮無敵於天下。但凡爾登戰役進行到現在,德國人才發現火炮對於戰事並不是完全無敵的。
在這大半個月的時間內,德國人最先嚐試在法國軍隊防線的中心陣地實施猛攻,在進攻無果之後,又轉而攻擊左右兩翼。
但除了付出不小的傷亡之外,德國人並沒有太過明顯的戰果。
特別是貝當調整戰略之後,德國人在凡爾登地區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他們企圖透過火炮優勢和兵力優勢猛攻取勝的計劃已經完全失敗。
這種戰術在東線能夠取得勝利的主要原因,其實是俄國軍隊的裝備太差,後勤太過落後的原因。
但法國人的後勤並不弱於德國,憑藉著堡壘和新式裝備,法國軍隊在裝備方面也不遜色德國人太多。
法國軍隊穩定防線之後,後方參謀部向前線補充了大量的兵力彈藥和武器裝備。
這也讓法國軍隊有充足的實力發動反擊,奪回在戰役初期喪失的部分陣地和要塞。
伴隨著最近小規模戰役的勝利,法國軍隊計程車氣逐漸高漲起來,前線大部分軍隊也都恢復了足夠的戰鬥力。
在雙方攻防對峙之時,時間也悄悄地來到了1916年。
1916年1月3日,法國總司令霞飛對凡爾登地區的所有防禦軍隊下達了最新的指令,其中還包括霞飛對於所有將士們的勉勵。
霞飛表示,這一個多月以來,德國軍隊給予凡爾登要塞猛烈的進攻,企圖長驅直入。
他們憑藉精銳的軍隊和極其猛烈的炮火,在東線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凡爾登地區的法國軍隊能讓德國人毫無進展,甚至挫敗德國軍隊的銳氣,足以見得法國軍隊的強大。
霞飛自豪地表示,他會在後方保障所有軍用品和預備隊的儘快到達,為前線的將士們做好一切後勤準備。
如果敵人還想進攻,法國軍隊將用不被屈服的勇氣和擁護民族命脈的精誠,在舉國矚目之下,被所有法蘭西民眾讚美,他們是阻擋德國軍隊進入凡爾登的堅固天墜。
從1916年1月3日開始,凡爾登戰役正式進入第二個階段。
德國指揮部決定調集兵力,將進攻重點從馬斯河東岸移至西岸,一舉攻佔法國軍隊在西岸的重要防禦陣地,阻止法國軍隊利用地形對東岸實施火炮支援。
為了新的戰役,德國參謀部又從其他地方調來少部分精銳軍隊,並且對參加之前第一階段進攻的各軍隊進行人員補充。
事實上,德國人一開始進攻凡爾登的真正目的,並不是攻下這座堅固的堡壘。
以法金漢為首的德國軍方高層,他們的真正目的是為了讓法國人把血流盡,在凡爾登地區耗盡法國人的有生力量。
但問題是,目前這一計劃已經不可能實現。或許法國人會有血流盡的那一天,但德國人也絕對會大出血瀕死。
雖然明知道凡爾登戰役已經陷入僵局,但法金漢還是決定讓凡爾登地區的德軍繼續進攻,而名頭只是為了德國的威望。
也正是從此刻開始,凡爾登戰役從一場謀劃變成了毫無意義的消耗戰。
法德雙方不斷的在這片地區投入兵力,雙方展開了一輪又一輪拉鋸戰,但卻只是對人力和裝備物資的消耗,實際的戰線移動並不大。
從1月10日開始,不少德國士兵對於這場毫無價值的犧牲產生了一種不滿的情緒。
雖然大家都願意為了愛國情懷付出自己的生命,但如果是消耗在一場根本沒有必要的戰爭上,那就有些不必要了。
法德雙方的飛機盤旋在凡爾登戰場的上空,隨時隨地都能看到大量的屍體。
這些堆積如山的屍體,法國人的,有德國人的,也有殖民地土著的。
有的陣地已經被火炮摧殘的支離破碎,但法國人卻硬是堅挺,在這樣的陣地上,歌唱著血與火的戰歌。
這樣震人心魄的場面在戰場上幾乎隨處可見,法德雙方計程車兵都付出了大量的傷亡,他們為國家慷慨赴死的情懷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