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澳洲崛起錄> 第四百二十三章:凡爾登野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二十三章:凡爾登野望 (2 / 3)

說到德國人即將發動的突襲,就不得不提到法金漢對於將進攻重心重新放回西線的堅定程度了。

法金漢認為,東線俄國幅員遼闊,氣候寒冷,交通不便,而且俄國擁有充足的後備兵員,已經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擊敗它。

像聖彼得堡的進攻不會有決定性的結果,甚至在貿然挺進間,極容易重蹈拿破崙的覆轍,來一場另類的滑鐵盧。

而西線法國戰場縱深更淺,英法聯軍已經直接威脅到了德國的腹地,德國目前的最大威脅。

要知道,德國在西線的軍隊只有100萬出頭,而英法聯軍擁有將近300萬的作戰軍隊,雖然有相當一部分是殖民地軍隊,但仍然不能否認英法軍隊對德國軍隊的人數壓倒性優勢。

在法金漢給威廉二世的信件中,法金漢特意提到了如今俄國的軍隊在敗北後暈頭轉向,新任俄軍總司令尼古拉二世的能力不足,短時間內不可能發起進攻。

趁此機會,應該將50萬軍隊主力調往西線,從國內召集一部分預備役部隊,湊夠200萬軍隊,和英法大軍決一死戰。

只要能夠打敗法國,迫使英法聯軍投降,俄國就會失去來自西方的財政和軍事裝備支援,只能對德國屈服。

因為威廉二世對重蹈拿破崙覆轍的擔憂,再加上俄國境內已經越來越寒冷,北半球的冬天快要到來。

以及英法即將對西線發動的大規模戰役,讓威廉二世同意了法金漢的提議,調集至少50萬主力軍隊前往西線,在西線和英法聯軍決一死戰。

如果能夠湊足200萬軍隊,200萬對300萬,威廉二世自認為優勢在德國這邊。

打敗了英法之後,就算俄國有澳大拉西亞的支援,也斷然不可能是德國的對手。

但如果繼續和俄國僵持下去,英法擁有更加強大的工業實力和豐富的殖民地資源,完全可以透過地中海到黑海航線,如同一個奶媽一樣,瘋狂給俄國回血。

雖然德國透過潛艇戰對英法來往於本土和殖民地之間的補給船進行大量的攻擊,給英法造成了大量的經濟損失。

但英法終歸家大業大,不是隻有一片荒蕪殖民地的德國能夠比擬的。

法金漢極力主張進攻法國,因為他認為,協約國的根本是英法,英法對抗德國的根本是法國。

只要在陸地上擊敗了法國,就相當於擊敗了至少三分之一個協約國。

同時,還能利用法國本土給德國回血,再調轉方向擊敗俄國之後,英倫三島就只能束手就擒。

至於本土和歐洲極遠的澳大拉西亞,法金漢認為並不足為慮。

畢竟澳大拉西亞在歐洲沒有太多利益,沒有必要和德國死拼。只要德國佔據了足夠的優勢,憑藉威廉二世和阿瑟的良好關係,完全能夠做到讓澳大拉西亞退出戰爭。

如此一來,解決了法俄的德國,只需要瘋狂爆海軍和皇家艦隊決一死戰,就能夠完成消滅整個協約國的計劃。

至於義大利,法金漢在計劃中沒有提到,威廉二世也沒有絲毫詢問的意思。

就義大利表現出的戰鬥力來看,沒有其他協約國國家的幫助,義大利在陸軍和海軍方面對德國造成不了任何壓力,只需要十萬德國軍隊,配合一部分奧匈帝國軍隊,可以輕易從陸地上摧毀這個國家。

威廉二世點頭之後,在法金漢的命令下,德國參謀部很快制定了關於新一輪攻勢的計劃,並且將新一輪攻勢的主要方向放在西線。

根據法金漢的要求,德國軍隊並不一定要實施大規模突破,透過包圍敵人主力的方式來獲取戰果。

只需要佔領一個在情感上被法國人奉為神聖的特殊地區,迫使法國人為了保護這個地區,不得不投入他們軍隊的每一個士兵。

這樣,德國就能在這個地區實現讓法國人流進血液的目的,達到畢其功於一役,有效殺傷法國士兵。

這麼一來,符合法金漢意圖的地方數量並不多,最適合的只有兩個。

綜合考慮之下,法金漢在貝爾福和凡爾登中選擇了凡爾登,因為他覺得凡爾登對法國人來說更加重要,這讓法國人甘願流乾最後一滴血。

其實凡爾登只是法國東北部馬斯河畔的一個小城鎮,人口只有一萬人出頭。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