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參謀長法金漢和前任參謀長小毛奇的處事方式截然相反。
小毛奇秉持著不干預前線指揮官決斷的態度,只負責制定宏觀戰略,微觀實操則交給前線各集團軍總司令執行。
但法金漢不一樣。作為德國新任參謀長,法金漢不僅全權參與宏觀戰略的制定,同樣頻頻命令和指揮前線的各集團軍。
對於目前可能的包圍所有俄國軍隊,一網打盡的良好時機,法金漢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分兵進行兩路夾攻,主攻仍然由剛剛獲得大規模勝利的馬肯森的第11集團軍擔任,進攻方向為維瓦斯河和布格河之間的地域。
第二路兵力為東普魯士方向的第12集團軍,進攻方向為波蘭突出的北根部,爭取把波蘭突出的地區全部切割下來。
但東線軍隊總司令興登堡有著截然不同的想法。興登堡認為,從涅曼河發起進攻,經科夫諾直接插入明斯克,從俄國後方直接切斷俄國軍隊的退路,不僅能夠佔領包括波蘭在內的大片俄國領土,同時還能消滅更多的俄軍主力,為整個東線戰場創造決定性的勝利。
法金漢的計劃仍然是在波蘭地區進行作戰,而興登堡的計劃已經深入到俄國領土的明斯克,這距離俄國邊境足足200多公里。
雖然繞到明斯克確實能切斷東線俄軍的後撤路線,也更可能獲得更多的戰果。
但問題是,如此深入的作戰計劃必須要投入更多的兵力,才能保證突進軍隊的側翼不受威脅。
更多的軍隊也代表更多的後勤補給,這對於德國的後勤部門來說是個問題。
要知道,雖然東普魯士地區的交通十分發達,但這不代表波蘭地區和俄國國內的交通就足夠發達了。
相較於德國發達的鐵路網路和公路網路,俄國的交通環境會更加原始,兵力調動不僅更加困難,不勤不己的運輸更是無法承受的負擔。
更重要的是,目前已經臨近九月,距離俄國的冬天已經不遠。如果不能在冬天到來之前迅速結束戰鬥,俄國的冬天對於德國士兵來說,那可就是冰天雪地的地獄了。
到時候除了常規的糧食和物資之外,德國後勤部門還要運輸大量的棉衣以及過冬物品,才能保障德國軍隊不會凍傷。
種種因素下來,興登堡的計劃已經不太現實。德國的後勤部門根本不能保障大量德國軍隊能夠得到充分的物資補給,更不要說在將來冬天的時候,能為每一名德國士兵派發棉衣和過冬物品了。
作為德國軍方目前最有話語權的兩個人,法金漢和興登堡互相不能說服對方,導致德國軍隊遲遲不能決定對俄國的最終作戰計劃。
眼看著最好的消滅俄國軍隊的時機即將錯過,法金漢無奈只能前往勸說威廉二世。
相較於已經剛愎自用的興登堡來說,威廉二世更容易被勸說。
法金漢直截了當的表示,興登堡就是一個好大喜功,剛愎自用的傢伙。
興登堡的計劃根本行不通。俄國領土十分遼闊,可迴旋的餘地極大。
按照目前德奧聯軍的現有兵力,根本不可能對所有俄國軍隊實現有效的合圍,更不可能實現深入俄國內陸作戰。
就算德國軍隊不會被俄國國內數不清的沼澤,湖泊,森林和糟糕透了的道路打敗,也註定會被幾個月後到來的冬天打敗。
法金漢表示,如果威廉二世不想如同當年拿破崙那樣面臨困境,那就應該仔細斟酌對俄國的作戰計劃,採取更保守,同時也是成功率更高的計劃。
法金漢的話語確實有效。拿破崙在歐洲無人不知,拿破崙的成就更是遠超威廉二世。
但曾經無可阻擋的拿破崙,雖然被俄國廣泛的國土和寒冷的冬天所打敗,更不要說目前的德國軍隊了。
威廉二世很快被法金漢勸說,他毫無保留地支援法金漢的計劃,並且下令讓前線所有軍隊按照法金漢的計劃執行。
好訊息是,大部分德國軍隊都聽從了威廉二世的命令,按照法金漢的計劃進行行動。
壞訊息是,唯獨興登堡陽奉陰違,明面上在遵照法金漢的計劃進行部署,暗地裡仍然按照自己的計劃命令部下進行準備。
興登堡對於威廉二世命令的陽奉陰違,其實也代表了一個悲哀的事實,德國皇權已經逐漸被軍權架空。
在德國軍隊密謀策劃著下一輪大攻勢之時,俄國軍隊對於目前的戰爭局勢已經極度悲觀。
上一次戰敗之後,憤怒的尼古拉二世直接罷免了西南方面軍總司令伊凡諾夫,任命阿列克塞耶夫為新任西南軍總司令。
同時,尼古拉二世多次責問俄軍總司令尼古拉大公。如果不是臨陣換帥會導致軍心崩潰的更快,恐怕尼古拉大公的俄軍總司令職位,早就被尼古拉二世罷免。
俄國統帥部認為,果爾利策戰役失敗之後,俄國軍隊遭受了沉重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