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澳洲崛起錄> 第四百一十章:波斯灣登陸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一十章:波斯灣登陸 (2 / 2)

雖然英國有可能阻止澳大拉西亞在中東地區獲得新的殖民地,但想來阻止的力度應該也不會太大。

中東地區確實已經發現了石油,是伊朗地區在馬斯喀特蘇萊曼地區發現了油田,而奧斯曼帝國和英國控制的土地沒有發現有價值的大型油田。

大型油田的發現還要等到30年代,離現在最早也有將近20年的時間。

再加上這片土地距離蘇伊士運河比較遠,和印度也有一定的距離,不會危害到英國至關重要的地中海蘇,伊士運河,印度洋,印度的航線。

對英國人來說,印度和蘇伊士運河是最重要的,其他地區的重要性反而沒有那麼高。

只需要在其他利益方面進行一定的讓步,比如戰後德國軍艦的分配問題,英國人想來就不會阻止澳大拉西亞在中東方面的擴張。

阿瑟所計劃的在波斯灣沿岸的擴張方向,初步定為伊拉克和沙特波斯灣沿岸一線,同時盡力爭取卡達。

這片地區擁有大量的石油儲量,並且臨近波斯灣,可以走海運更好的運輸石油。

無論是伊拉克的沿海還是沙特的波斯灣沿岸,都擁有大量的石油儲量,並且目前在當地土著或者奧斯曼帝國的控制之下,屬於十足的軟柿子。

唯一特殊點的卡達,雖然被英國宣稱,但在歷史上一戰奧斯曼帝國戰敗後才真正落到了英國人的手中。

卡達的面積並不大,出讓一部分利益的話,應該可以從英國人的手中換過來。

至於大英帝國已經掌控的科威特和阿聯酋,阿瑟暫時沒有和英國破壞關係的打算,大英帝國暫時還不是澳大拉西亞能夠得罪得起的。

也正是在阿瑟的命令下,馬丁師長帶著澳大拉西亞遠征軍,目標明確的從波斯灣沿岸登陸,一路向北,打算從沙特地區一路突破到伊拉克地區。

目前奧斯曼帝國各地都存在戰火,伊拉克地區算是奧斯曼帝國為數不多的產糧區了,對奧斯曼帝國來說十分重要。

一旦伊拉克地區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失守,奧斯曼帝國將會面臨更加嚴重的糧食危機,如果不投降,饑荒足以使奧斯曼帝國內亂。

雖然發動戰役會讓中東這片地區的土著遭受戰爭的危害,甚至受戰爭的波及,大面積的死亡。

但對於馬丁師長來說,國家的利益高於一切。別說是犧牲一些中東的土著了,必要時刻,馬丁師長甚至願意犧牲自己。

1915年7月15日,澳大拉西亞遠征軍正式從卡達附近登陸。

值得一提的是,此時的卡達和沙特地區還是連著的,卡達地區是一個半島,而不是一個島嶼。

至於為什麼後世卡達和沙特之間有一條河流阻隔,那得問問當時沙特政府了。

此時,控制卡達和部分沙特地區的是拉希德埃米爾國,這片地區是拉希德家族依託奧斯曼帝國的統治,在阿拉伯半島建立的埃米爾國家。

簡單來說,拉希德埃米爾國就是奧斯曼帝國的走狗。

奧斯曼帝國軍隊的戰鬥力都一塌糊塗,更不要說拉希德埃米爾國這樣的土著國家了。

數萬土著士兵碰到澳大拉西亞遠征軍可謂是一觸即潰,剛剛接觸就兵敗如山倒。

他們哪裡見過澳大拉西亞軍隊如此豪橫的打仗方式,子彈和炮彈猶如不要錢一般,不僅帶給拉希德土著士兵身體上的巨大傷亡,同樣也帶給他們靈魂上的重大打擊。

他們的軍隊如同紙做的一般,根本不能抵擋澳大拉西亞軍隊的衝鋒。

7月17日,澳大拉西亞軍隊已經從卡達地區進入了沙特,並且沿著波斯灣沿岸向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進軍。

對於拉希德埃米爾國來說有個好訊息,大部分波斯灣沿岸屬於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他們的軍隊終於不用面對澳大拉西亞遠征軍這樣的敵人。

但對於奧斯曼帝國來說就不太美妙了,澳大拉西亞軍隊如同索命的死神,浩浩蕩蕩的向著自己撲來。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援!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