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p; 這些來自於俄國各地的移民,也會被分散到澳大拉西亞的各個地區,包括紐西蘭和所有殖民地。
&nsp; 當然,他們也可以不接受政府的分配,代價就是失去政府的福利政策。
&nsp; 雖然這樣的規定有些強硬,對於只想來到澳大拉西亞過平淡幸福生活的平民來說,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nsp; 畢竟,澳大拉西亞目前的移民政策也十分豐厚。只要透過了半年到一年左右的移民考核,就可以順利的拿到澳大拉西亞的國籍,獲得4到8英畝的土地(具體看土地的位置和肥沃程度),並且還有進入澳大拉西亞各大工廠工作的機會。
&nsp; 要知道,伴隨著澳大拉西亞人均收入的增長,各大工廠開出的薪資待遇也已經十分豐厚。
&nsp; 雖然收入水平還比不過英法德這樣的頂級列強,但澳大拉西亞的消費水平也比較低,特別是牛羊肉和糧食方面,價格更是遠低於歐洲,這也拉近了歐洲人和澳大拉西亞人的生活水平。
&nsp; 根據統計,在牛羊肉和糧食消耗方面,澳大拉西亞的人均甚至超過了歐洲部分地區的人均,其中還包括部分列強國家。
&nsp; 加上在澳大拉西亞較為嚴格執行八小時工作制,加班也有相應的補貼和加班費,薪資待遇也有保障。
&nsp; 因此,澳大拉西亞的工廠吸引了大量的公民和移民進入,讓澳大拉西亞的各行各業發展的十分迅速。
&nsp; 雖然每年要增加100多萬的移民,但這些人會被分散到農業,工業等各個方面,這也導致澳大拉西亞的失業率並未受到太多的影響。
&nsp; 根據民生部門的統計,截止1914年年底,澳大拉西亞的人均收入為52.7澳元,仍然處於較為穩定的增長狀態。
&nsp; 經濟的增長從國民生產總值就能夠看出。
&nsp; 整個1914年,澳大拉西亞的國民生產總值高達16.77億美元,摺合3.35億英鎊,6.7億澳元,增長率為6%左右。
&nsp; 雖然增長速度相較於上一年已經有所放緩,但1914年下半年畢竟爆發了戰爭,有著這樣的增長速度已經不錯。
&nsp; 如果阿瑟猜的沒錯的話,歐洲參與戰爭的幾大列強,特別是法國,德國,奧匈帝國和俄國,他們的經濟增長絕對為負。
&nsp; 要知道,戰爭對於一個國家的消耗是十分巨大的。這些國家為了讓國家更好地進入戰爭狀態,可是動員一些民用工廠進入軍事生產,有技術的生產較為複雜的軍工裝置和武器,沒技術的則生產比較簡單的軍裝和頭盔等。
&nsp; 雖然大大緩解了前線的軍需壓力,但也造成民用經濟受到巨大的影響,國家的經濟增長緩慢,甚至陷入負增長。
&nsp; 英國的情況相對好一點,畢竟本土並未受到戰爭的波及。但畢竟身處歐洲,影響肯定有,至少比澳大拉西亞大得多。
&nsp; 在政府財政收入方面,1914年澳大拉西亞的政府財政收入為1.072億澳元,相較上一年增長約5.6%。
&nsp; 澳大拉西亞的經濟受影響不大,甚至還因為大量物資向歐洲出口的原因,反而小賺了一筆。
&nsp; 在財政支出方面,因為遠征軍的軍費一半由英國承擔,因此澳大拉西亞的軍費反而降了下來,只有3800萬澳元出頭。
&nsp; 而澳大拉西亞政府的財政總支出為9871萬澳元,財政盈餘相較於上一年反而有所增長,達到了850萬澳元左右。
&nsp; 雖然軍費降低了很多,但政府的財政總支出降低並不多。
&nsp; 畢竟處於戰爭,從俄國引進移民需要花費更大的代價,同時,為了穩定國內的生產,一定的付出也是在所難免的。
&nsp; 不過,這些付出也註定能從協約國的身上賺回來。但隨著新的一年戰爭的越發激烈,協約國才會真正的缺少武器裝備和物資。
&nsp; 而那個時候,也正是澳大利亞賺大錢的時候。單單憑藉糧食和武器裝備的貿易,足夠王室和澳大拉西亞政府賺的盆滿缽滿,不僅還清政府的所有債務,甚至還能夠小賺一筆。
&nsp; 如果不是因為之前阿根廷和智利之間的戰爭,導致澳大拉西亞和美國的關係有所降低。
&nsp; 阿瑟甚至都想從美國再借貸一大筆資金,到時候用法郎或者馬克還都可以。
&nsp; 今天就這一更了,算是請個假,明天兩更。
&nsp; 
&nsp; 
&nsp;&em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