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這是一場關乎整個世界局勢的戰爭,也是一場有關世界所有國家命運的戰爭。
對於這樣的新聞顯得比較放鬆的,或許就只有歐洲太平洋彼岸的美國了。
作為唯二沒有參與戰爭的列強,因為美國遠離歐洲戰場,只要美國不主動參與,這場戰爭基本波及不到美國。
這也導致美國人對於這場歐洲大戰的態度是比較放鬆的,甚至許多新聞還不嫌事大,專門開設了許多專家板塊,刊登各種專家關於這場戰爭雙方勝算的評估,吸引美國民眾購買自己的報紙。
不得不說,這一招確實很有效。根據美國沒有來源的報道,從七月底開始,美國的報紙銷售幾乎翻了個倍。
這場戰爭不僅被美國人關注,哪怕在和戰爭沒有任何關係的亞洲,吸引了大量國家的注意。
如果說在亞洲中最關注這場戰爭的國家,那應該就是失去列強地位不久的島國了。
雖然這場戰爭看起來和島國沒有太大的關係,畢竟唯一和島國有著關係的參與國英國,也因為和俄國達成更進一步合作的原因,放棄了和島國之間的盟約。
但這並不能妨礙島國人對於這場戰爭的關注。原因無他,德國在亞洲也有著殖民地,這片殖民地對於島國來說重要性不小,如果能夠獲得這片殖民地,島國的勢力和實力,也能夠迎來不小的增長。
至於島國為啥盯上了德國的殖民地,而不是俄國,沒辦法,現在協約國四大列強的風頭太盛,哪怕島國已經和美國達成了盟約,仍然不敢在協約國衰弱之前觸怒俄國。
除非俄國人自亂陣腳,否則,島國並不打算在目前這樣的局勢下對俄國動手。
不過,島國內部也有著其他的行動,畢竟俄國混亂的局勢一點就燃,島國人沒有點小動作是不可能的。
目前島國每次的政府會議,都要談論一次歐洲戰爭的局勢。
也正因為許多國家對於這場歐洲大戰的關注,導致許多民眾如果不談論這場戰爭,彷彿就跟不上時代的腳步。
如果有人還不知道這場戰爭的爆發,那麼毋庸置疑,這個人會遭到身邊所有人的嘲笑。
這其實也是歐洲的地位決定的。作為目前世界上最發達的地區,歐洲不僅是世界的中心,也決定著世界局勢。
單單是歐洲幾大列強加起來的生產總值,就佔據世界生產總值的大半。
如果不算澳大拉西亞和美國這兩個例外,歐洲的各方面絕對佔據世界的大多數,哪怕其他國家全部加起來,也只是一小部分。
也正因為歐洲比較重要的戰略地位,導致這場歐洲戰爭一經爆發,包括歐洲地區在內,世界範圍內的商品價格都上漲了許多。
其中,受到波及最嚴重的就是歐洲地區了。根據歐洲各國的統計,受到戰爭波及的國家商品上漲幅度大約在15%左右,會受到戰爭波及的國家商品上漲幅度也超過5%。
要知道,戰爭爆發到現在才過去了不到十天的時間。如果一直持續下去,歐洲戰爭帶給世界各國的影響可想而知。
除了歐洲之外,美國和澳大拉西亞也受了一定的影響。澳大拉西亞還好,阿瑟早已經提前囤好了一部分工業裝置,至於其他的礦產資源和物資,澳大拉西亞也基本能夠自產自銷。
美國和歐洲各國的貿易並不少,這也讓美國部分商品的價格上漲了5%到10%左右。
如果不是各國政府的壓制,恐怕各國國內關於物價上漲的報道還會繼續,在民眾恐慌大肆購買物資的前提下,物價上漲的速度會更快。
物價上漲對於澳大拉西亞的影響並不太大,畢竟在阿瑟的提前佈局下,比較重要的糧食產量,醫療物資等等,澳大拉西亞都是產能過剩的狀態。
甚至物價上漲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是一個好訊息,就算和協約國的貿易會因為盟友的關係降低一定的價格,但物價漲得越來越高之後,澳大拉西亞在和英法俄的貿易中也能獲得更多的利潤,這些資金完全可以用於國家發展和戰爭。
阿瑟的王室財團也能趁此大賺一筆。要知道,軍工廠和醫療集團,目前的產能都十分過剩。如果不是阿瑟每年拿出大量資金來填補因為大量囤貨導致的虧損,恐怕軍工廠和新成立的醫療集團早已經垮了。
而阿瑟之所以辛辛苦苦囤積大量的物資,不就是為了在戰爭時期出售給英法俄嗎?
雖然趁著物價上漲,用高價出售給盟友有些不道德,相較於歷史上,英法俄特別是俄國有錢買不到物資的情況,澳大拉西亞能夠提供足夠的各類物資,對於英,法,俄三國來說也是一個好訊息。
32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