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一天,奧匈帝國正式向塞爾維亞下達了戰爭通知書。而在今天,德國和俄國先後宣佈全國總動員,歐洲的戰爭已經打響。
沒有人認為德國和俄國的動員只是虛張聲勢,全國總動員代表著大規模的戰爭,也代表著同盟國和協約國已經到了決一生死的時刻。
1914年7月30日,德國要求俄國立即解除戰爭動員令,否則德國將履行奧匈帝國之間的盟約,加入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的戰爭中。
對於德國人的要求,尼古拉二世自然不屑一顧。
德國和俄國幾乎同一時間公開了全國動員令,你德國憑什麼要求俄國解除動員令,而你們的動員令還繼續生效?
在尼古拉二世的示意下,俄國政府向德國提出了同樣的要求,作為對德國的反擊。
在兩國政府針鋒相對的時刻,俄國和德國的國內,也已經在大肆宣傳反對對方的話語。
1914年7月31日上午,德國總動員令生效的第三天。
威廉二世召開了御前會議,確定德國國內是否就戰爭狀態做好了準備。
很明顯,士氣高昂的主戰派十分自信地表示,德國軍隊已經準備好了一切。
根據陸軍大臣法金漢的彙報,如果德國能夠完成這次軍事動員,德國將擁有380萬人的作戰部隊,6000門火炮,4.5萬挺機槍,132架飛機,130艘軍用飛艇,4000輛汽車和大量的軍事物資,生活物資。
德國參謀長小毛奇說道:“帝國陸軍已經準備就緒,戰爭越快進行越好。參謀部早已經有了戰爭計劃,先在西線展開,透過比利時進攻法國,用六個星期左右打敗法國,再回頭和奧匈帝國聯手打敗俄國。我已經擬好了給比利時的秘密最後通牒,軍隊已經時刻準備好向比利時進發。”
威廉二世此時還有丁點猶豫,雖然德國在陸軍方面佔盡優勢,德國的海軍明顯不如英國。
不過,海軍大臣提爾皮茨也給出瞭解釋:“陛下,雖然英國海軍艦隻數量遠超我國,但戰鬥力仍然不及我帝國海軍。我們可以先以潛艇封鎖英國的海運,用巡洋艦在海上進行遊擊分散,英國艦隊的主力消耗其兵力。等找到機會進行決戰即可,完全不用擔心規模龐大,但要分散到世界各地的英國海軍。”
威廉二世這才放心的點了點頭,但還是十分關心英國人的態度,詢問道:“英國人到目前為止的態度如何?”
“除了之前的調停之外,英國人暫時並沒有任何表態。根據澳大拉西亞方面來的訊息,英國和澳大拉西亞一次王室會話中,喬治五世似乎提到過,即將發生的戰爭是德奧和法俄之間的四國戰爭,英澳應儘量不介入戰爭並且保持中立。”外交大臣雅閣回應道。
首相貝特曼也說道:“陛下,我曾在昨天會見英國大使,提出如果英國保持中立,我國將在戰勝法國後,尊重法國領土的完整,但英國大使拒絕了。英國人說要按照自己的利益行動,我估計有很大的可能他們會支援法國。”
威廉二世並未驚訝,似乎早已經想到了這樣的處境,比較平淡的點了點頭。
“陛下,我們應提醒奧匈帝國,戰爭開始後,他們應該以主力進攻俄國,而不是塞爾維亞。”眼見著會議有些冷場,小毛奇連忙說道。
威廉二世點了點頭:“以我的名義向約瑟夫發一份電報,要求奧匈帝國把主力用於對俄作戰,並且不能分兵同時進攻塞爾維亞。這樣的決策將具有極其偉大的戰略意義。在我們很大一部分軍隊受到法國牽制時,這一點將尤其重要。這場規模龐大的戰爭中,塞爾維亞只起著次要作用,對它只需要採取必要的防禦措施即可。”
“我們的盟友義大利的態度怎麼樣?”威廉二世又將目光看向了首相貝特曼,詢問道。
義大利是同盟國三大列強之一,雖然陸軍方面的實力不怎麼樣,但海軍的規模也算是有些水平。
如果能爭取義大利忠誠的履行三國同盟,對於德國和奧匈帝國來說都是好事情。
4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援!
今天日萬,已更7000/10000,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