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和智利這兩個國家,也因為邊境的問題,導致在國家建立的上百年時間裡,彼此之間衝突不斷,紛爭無數。
如果是一般的小型衝突還好,雖然列強也會關注,但基本不會太過干涉。
但如果是影響較大的大型衝突,南美的局勢必會迎來列強的干涉。
沒辦法,這片地區的戰略意義實在太高。智利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硝石礦,而硝石是用來製作化肥和火藥的重要原材料。
化肥和火藥的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說,一個能促進農業的發展,一個能促進軍事方面的發展。
對於現在世界局勢比較混亂的各大列強來說,來自智利的天然硝石礦,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智利和大英帝國一直交好,大英帝國也掌控著智利國內所有的硝石礦。
之前各國大力研究合成氨技術,就是為了擺脫大英帝國對於硝石礦的控制,才尋找合成氨這樣足以替代硝石礦的材料。
但以現在的科技和發展來說,合成氨完全不足以徹底替代硝石礦。
只能說在某些方面進行代替,硝石礦的重要性仍然很高,大英帝國也時刻關注著來自智利方面的訊息。
不好的訊息是,這是阿根廷和智利的衝突,顯然不同於以往。
準確的來說,這次阿根廷和智利之間的衝突,更像是之前南美海軍軍備競賽的延伸。
因為巴西率先建造無畏艦而導致的南美海軍軍備競賽,巴西卻因為海軍爆發起義的原因,喪失了在軍備競賽中的領先地位。
而起義的真正原因,其實也是種族衝突之間造成的矛盾。
巴西海軍的普通士兵大多都是黑人,但率領這些黑人的中高層軍官卻是清一色的白人。
白人在統帥這些黑人海軍士兵的時候,往往並不在意黑人的意見,嚴重者甚至不會在意黑人的死活,這才導致了這次海軍起義的發生。
這次事件之後,巴西海軍的戰鬥力大幅度降低,政府也不再信任海軍。
這也間接的導致了巴西的第三艘戰列艦,里約熱內盧號被迫對外出售。
而巴西退出海軍軍備競賽之後,剩下的兩個仍在競賽的國家,就只有阿根廷和智利了。
阿根廷的海軍軍艦建造於美國,智利的海軍軍艦建造於澳大拉西亞。
雖然噸位相差不多,但從軍艦的先程序度上來看,智利的軍艦是要比阿根廷的軍艦更加先進的。
雖然因為開工的比較晚,智利正式裝備這批軍艦的時間,或許要比阿根廷晚上一年左右。
但一旦等智利人獲得了這批軍艦,阿根廷的海軍將陷入劣勢,也會因此導致阿根廷和智利之間的實力差距再次擴大。
要知道,智利的硝石礦對於大英帝國來說十分重要,因此,大英帝國也十分看重和智利之間的關係。
這也導致雖然兩個國家的立國時間差不多,一開始的發展潛力也都相差無幾。
但伴隨著智利和大英帝國的交好,這裡已經有了趕超阿根廷的希望。
阿根廷人自然不希望這種事情的發生,因為這很有可能代表著有爭議的三個島嶼徹底屬於智利,甚至阿根廷的國土也會遭到威脅。
畢竟阿根廷是智利最近的鄰國,還和智利有著數十年的長久仇恨。
看著智利慢慢變得越來越強大,這對於阿根廷人來說,比自己虧錢都要難受。
或許是前不久爆發的第二次巴爾幹戰爭,讓阿根廷人看到了希望。
也或許是和某個國家進行了接觸,讓阿根廷人有了一定的底牌和信心。
總之,在1913年的6月,在阿根廷和智利的南部邊境,爆發了一場中等規模的軍隊衝突。
這次衝突導致了阿根廷和智利大約十多名士兵死亡,數十名士兵受傷。
阿根廷和智利之間的緊張氣氛,因為這次衝突被瞬間點燃。
兩大國家內的政府和國會,都紛紛要求整軍備戰,為自己國家的公民討回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