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軍艦採購訂單可謂是大手筆,也應該是俄國五年內最後的採購訂單了。
這份採購訂單包括兩艘君主級戰列艦和兩艘統一級戰列巡洋艦,一共四艘強大的主力戰艦。
阿瑟一開始還驚訝於俄國人的大手筆,但聽到這四艘戰艦將全部裝備到波羅的海的時候,阿瑟也明白了,這這其中應該有著英法的支援。
畢竟俄國人在波羅的海的海軍實力越強,俄國人的公海艦隊也就會受到更大的牽制。
如果法國人在無畏艦方面給力一點,甚至能夠和英國聯合起來,將公海艦隊圍堵在波羅的海和北海之中。
只可惜,法國人在無畏艦上的行動和歷史上一樣遲鈍,或許又要和歷史上那樣,法國的北海岸和西海岸,要靠著英國人的保護。
兩艘君主級戰列艦被分別命名為瑪利亞皇后號和葉卡捷琳娜大帝號,而兩艘統一級戰列巡洋艦則被命名為甘古特號和塞瓦斯托波爾號。
根據俄國海軍和澳大拉西亞方面達成的協定來看,澳大拉西亞需要在1913年底交付四艘主力戰艦的一半,在1914年底之前徹底完成整個訂單的交付。
阿瑟稍微估算了一下,時間是完全來得及的。
澳大拉西亞目前正在進行兩艘統一級巡洋艦的建設,大概在1911年初就能夠竣工。
1911年初到1913年底將近三年的時間,完全可以完成四艘戰艦中的其中兩艘的建設和測試。
君主級戰列艦的造價大約190萬英鎊,對於俄國的出售價是240萬英鎊。
而統一級巡洋艦的造價稍微便宜一點,大約在172萬英鎊左右,對俄國的出售價是210萬英鎊。
因為俄國和澳大拉西亞的良好關係,因此兩艘軍艦對俄國的出售價都要比對外出售價便宜一點,但造船廠的利潤也絕對不少,每艘都有40萬英鎊以上的純利潤。
俄國四艘軍艦的訂單,總花費高達8100萬盧布,換算成澳元也有1800萬。
而阿瑟的皇家造船廠在這次貿易中的預計收入高達352萬澳元,扣除給政府的稅收之後,造船廠應該能入賬至少300萬澳元。
不得不說,出口軍火,特別是出售軍艦的利潤是真的高。這一份軍艦的訂單,也就四艘戰艦,就能夠讓阿瑟再建造一艘戰列巡洋艦了。
隨著時間進入20世紀第二個十年,歐洲的各項競爭肉眼可見的變得更加激烈。
只要是處於兩大軍事集團中的國家,都不能在這場軍備競賽中倖免。
根據皇家情報局的訊息,奧匈帝國也已經在秘密建造無畏艦,並且為其取名為聯合力量級戰列艦。
只不過在幾大歐洲列強中,奧匈帝國的無畏艦之路算得上是比較艱辛了。
無畏艦自誕生起到現在,已經度過了好幾年的時間。像英德這樣的國家,已經在無畏艦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設計並且建造更加強大的無畏艦。
而像奧匈帝國這樣的列強,連最基本的無畏艦還沒有起步,甚至還停留在和議會扯嘴皮子的地步。
如果不是海軍部在沒有獲得議會批准撥款的前提下,擅自自籌經費,開工了兩艘無畏艦,恐怕奧匈帝國的第一艘無畏艦要等到1915年年底了。
最能夠對外出口無畏艦的英德兩個國家目前都處於海軍競賽的狀況,基本不可能對外吸納太多的軍艦訂單。
也就是說,未來幾年時間內,應該是澳大拉西亞對外出售軍艦最好的機會。
要知道,這個時代除了歐洲的海軍競賽之外,在南美洲這個小地區也存在海軍競賽,這同樣也是澳大拉西亞的機會。
畢竟賺錢嘛,不寒磣。要是能利用出售君主級戰列艦賺來的錢,建造更多的聖文森特級戰列艦,對於澳大拉西亞的海軍來說是有重大意義的。
和俄國海軍部門敲定好最終的訂單和交付時間之後,阿瑟急匆匆地踏上了返回澳大拉西亞的旅途。
3200字第二更,求支援,求月票!
今天日萬,已更6200/10000,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