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7月1日,阿瑟在許多英國民眾的歡送之下,乘坐澳大拉西亞號戰列艦離開了倫敦港口。
從英國民眾送別阿瑟的表情中就能夠看出,不少英國民眾對於阿瑟的態度十分不捨,畢竟阿瑟也算是維多利亞時代的一份子。
登上戰列艦,在那些英國民眾看不到的角度,阿瑟的心情其實是十分不錯的。
經過阿瑟好幾天的爭取,再加上付出了幾十萬英鎊的資金後,終於取得了英國內閣政府的同意,英國政府將聖文森特級戰列艦作為這次援助的條件,有償永久提供給澳大拉西亞。
當然,提供的條件就是澳大拉西亞的君主級戰列艦資料,以及糧食與肉類貿易中的低於市場價的收購價格。
但這對於阿瑟來說也不是太虧,畢竟用這些就能換來一艘效能更加強大的戰列艦的全部資料,這完全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而且,在阿瑟的百般要求和爭取下,喬治五世同意向澳大拉西亞提供建造聖文森特級戰列艦的技術,其中就有讓阿瑟心心念唸的50倍徑305毫米主炮。
雖然同為305毫米主炮,但45倍徑和50倍徑之間的差距可謂是天壤之別。
雖然這些具體的技術要等到英國人的援助到達之後,由那些英國專家慢慢傳授給澳大拉西亞。
但不出意外,在幾年之內,這些技術就能被澳大拉西亞掌握。
換句話來說,阿瑟有信心在一年之內,在英國專家的幫助下,自己建造聖文森特級戰列艦。
在兩到三年裡,澳大拉西亞就能夠掌握獨立建造聖文森特級戰列艦的能力,再次將澳大拉西亞的造艦能力提高一級。
不得不說,阿瑟和英國王室的親近關係,再加上阿瑟在英國民眾心中良好的聲望和地位,以及維多利亞女王對於阿瑟的極度關愛,讓阿瑟才能夠獲得聖文森特級戰列艦這樣,大英帝國目前都在大力建造的強大戰列艦。
這些條件每缺少一樣,都會大幅度降低澳大拉西亞獲得聖文森特級戰列艦的可能。
這也不得不感慨背靠大樹好乘涼的真理,阿瑟從英國得到的戰列艦,可能是其他國家舉全國之力都打造不出來的先進軍艦。
聖文森特級戰列艦的艦身長163.4米,寬25.6米,平均吃水深度8.5米。
採用了兩組四軸帕森斯式直接傳動型蒸汽輪機,以及18座混燃水鍋爐,將功率達到了前所未及的24500馬力。
當然,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前一後二,兩弦各一門一共五門的305毫米50倍徑雙聯裝炮,以及16門102毫米50倍徑單裝炮,三具450毫米水下魚雷發射管,才是聖文森特級戰列艦讓人膽寒的真正原因。
在火力方面,聖文森特級戰列艦是1910年建造的所有戰列艦中火力最強的,超過了美國正在建造的特拉華級戰列艦,德國正在建造的君主級戰列艦和赫爾格蘭級戰列艦。
無論是特拉華級戰列艦還是君主級戰列艦和赫爾格蘭級戰列艦,都是目前除了大英帝國之外,其他列強正在建造的最強戰列艦。
聖文森特級戰列艦能夠超過這三種戰列艦,其強大效能和大英帝國的科研能力自然不用多說。
當然,為什麼只和美國,德國以及澳大拉西亞的三種無畏艦對比,完全是因為其他列強的無畏艦進度異常緩慢,根本沒有對比的必要。
甚至除了英國,美國,德國和澳大拉西亞之外,目前唯一擁有無畏艦的列強國家就是俄國了,足以見得其他國家在無畏艦的研發上有多麼落後。
離開大英帝國之後,阿瑟並未選擇直接返回澳大拉西亞,而是調轉方向前往了德國。
畢竟德國,俄國兩個國家和澳大拉西亞的關係都還不錯,這次既然來到了歐洲,多走動走動自然是有必要的。
當然,阿瑟並不會選擇將聖文森特級戰列艦的圖紙技術共享給德國。
畢竟這是從英國獲得的,獲得的方式還多多少少依靠了和英國人之間的感情。
如果讓英國人知道阿瑟將聖文森特級戰列艦的圖紙和技術共享給德國,絕對會讓英國人不滿。
這種損己利人的事情阿瑟還是做不出來的,不過給威廉二世提兩句大口徑火炮的重要性還是沒問題的。
早在倫敦參加愛德華七世的葬禮的時候,威廉二世就邀請阿瑟前往德國進行訪問。
阿瑟當時就答應了,但時間肯定得在訪問英國之後。
7月3日,阿瑟成功地抵達了德國,並且和威廉二世進行了長達五天的友好交流。
阿瑟還參觀了德國鼎鼎大名的克魯伯工廠,以及德國的造船廠和軍隊,並且給出了相當高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