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拉蘭圖卡王國首都的攻佔,和之前的小城市魯騰一樣,幾乎不費任何吹灰之力。
甚至夜晚還沒降臨,澳大拉西亞的軍隊已經在拉蘭圖卡王國的首都駐紮,已經在開始維護這個小王國的秩序。
軍隊維持秩序的方式很簡單,那就是採取軍事化管理,統一分配糧食,不聽命令的直接槍斃。
反正這些土著並不是澳大拉西亞人,也並不會被澳大拉西亞政府所承認。
這也代表著一個事實,只要不擺在明面上,這些土著的生死完全由這些士兵掌控。
當然,在軍事化管理之前,拉蘭圖卡王國的高層和王室還是有必要直接消滅的。
留著他們在反而會影響拉蘭圖卡王國的秩序,畢竟誰知道會不會有死忠王室的人呢。
而城市中的其他土著居民,軍隊也絲毫不擔心他們的反抗。反正有任何反抗就地處決就行了,他們的軍隊都沒有任何反抗的餘地,一些平民自然更不可能對軍隊造成影響。
在弗洛勒斯島休整了一天之後,9月4日早上,第一師和第二師一共留下將近將近3000人的兵力,來駐守在這片島嶼上。
剩下的軍隊各自出發,準備佔領西部和東部大量的島嶼和群島。
第一師負責西邊的龍目島,松巴哇島和松巴島,第二師負責東部的阿洛群島,西南群島,東南群島,卡伊群島和阿魯群島。
綜合來看,弗洛勒斯島西部的地區大多都是面積比較大的島嶼,而東部的地區全部都是由小型島嶼組成的群島,並且跨度十分大。
事實上不止這片地區,整個荷屬東印度範圍內,大大小小的島嶼多不勝數,這也極大程度地影響了荷屬東印度殖民政府對於這片地區的統治。
想要妥善的統治這片地區,除了必須擁有數十萬的強大軍隊之外,還必須得擁有一支特別強大的海軍才行。
但事實是,荷屬東印度殖民地包含所有土著師在內,總士兵也不過只有十萬人出頭。
雖然看起來十萬人很多,但這其中有大半是全部由土著組成的土著師,平時壓制那些土著的叛亂還好,在和其他強國的戰場上,就只能當做炮灰。
海軍方面,荷蘭的海軍實力在歐洲諸多中小國家中也算是二流。但荷屬東印度的海軍實力,實在是上不了什麼檯面。
荷屬東印度目前最大的軍艦也不過只是一艘6000多噸的中型戰艦,在沒有戰列艦的基礎上,也註定了荷屬東印度的海軍只能對內鎮壓,不能對外作戰。
這也是為什麼荷蘭很快對澳大拉西亞認慫的原因。畢竟自家的事自己知道,荷屬東印度的軍事力量實在支撐不了多久,就算態度堅定一點,也只不過是晚一點被澳大拉西亞佔領而已。
與其態度強硬,坐等荷屬東印度這片寶貴的土地被澳大拉西亞全面佔領,不如果斷認慫,爭取能夠挽救更多的土地,減小政府的損失。
荷屬東印度這片土地複雜的地理環境,其實也註定著這片土地的掌控者並不能很好的管理這片土地。
就拿後世這片土地成立的某個國家來說,因為國內島嶼眾多,民族繁雜,哪怕到了後世,國內民族的矛盾和衝突也十分頻繁。
不過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新獲得的這片土地超過百萬的土著人口卻十分有用。
無論是在將來的戰爭中作為炮灰,刷刷在戰爭中的存在感和作用,還是將其作為免費勞動力,支援國家的各項建設來說都十分有用。
反正各項建設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對於土著方面,澳大拉西亞還真的是來者不拒。
當然,阿瑟也不擔心將來和平時期這些土著會對澳大拉西亞的秩序造成影響。
在阿瑟的計劃中,這些土著就壓根不在澳大拉西亞的考慮之中。
這也代表他們的結局除了為澳大拉西亞的發展獻出生命之外,唯一的選擇也就只有成為炮灰,讓澳大利亞在國際層面刷刷存在感了。
反正將來的一戰澳大拉西亞最終還是要參加的,想要在一戰之後獲得足夠的話語權,在戰爭中就必須進行一定的犧牲和付出。
讓這些土著去付出,總比讓澳大拉西亞人去付出來的好吧!按照這些土著的繁殖速度來看,死幾十萬阿瑟完全不心疼。
3100字第三更,求支援!查了點資料晚了幾分鐘,但放心,還是算昨天的更新。
已完成任務,今天開始月票翻倍,求支援,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