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畢竟這也才兩個,相較於剩下的十多個那個席位來說只是小小零頭。
無論是眾議院的議員們,還是內閣政府,對於改動之後的新提議都抱有歡迎態度。
甚至因為這次眾議院選舉之後,將會接著選舉眾議院議長的原因,讓這次的選舉更受其他政黨正視。
畢竟眾議院議長也是一個直接進入內閣的職位,雖然任職期限只有兩年,但這可是內閣啊!
同時,這次內閣改制之後的幾個重大職位,也遭到了許多官員的覬覦和期待。
畢竟這次新加的內閣職位一個個都位高權重,大法官自然不用多說,將掌握著澳大拉西亞的司法體系,和眾議院分庭抗衡。
大主教這就不用想了,這是一個神職職位,相信英國新教總會對於這個職位也有一定的想法。
而國務大臣這個類似於副首相的職位,甚至讓一些內閣部長都對此心動不已。
要知道,一些資歷老道的內閣部長任職已經三屆了,他們下一屆必須有所改動,否則就只能告別內閣席位。
但內閣部長往上還有什麼?之前只有一個首相職位,現在增加了大法官,國務大臣,王室事務大臣和眾議院院長。
這些職位都不同於內閣大臣,也是他們除了首相之外,唯一還能夠在下一屆留在內閣政府的方式。
因為這些職位通通需要阿瑟進行提名的原因,因此可以想到的是,近段時間阿瑟的悉尼宮可不會太清淨。
藉著這次內閣改制,阿瑟也透過法律手段明確了各州州長和領地,殖民地總督的任職方式。
各州州長由州議院進行選舉,眾議院稽核無誤之後開始任職,為期四年。
而各殖民地總督,首都領地總督由皇家議會投票選舉得出,阿瑟親自任命。
同時,內閣官員不再擔任皇家議會議員,皇家議會議員由王室成員,澳大拉西亞大主教,大貴族,阿瑟親自任命的成員組成。
皇家議會所有議員任期無限,這將成為一個終身制的新職位。
完全獨立的內閣直接向阿瑟負責,並且接受皇家議會和眾議院的監督。
制度的種種改制之下,雖然明面上看起來阿瑟的王權有些削弱,但實際上對於阿瑟這種掌握著巨大名望和軍隊的君主來說,反而暗地裡的權力變得更高。
不過明面上的澳大拉西亞確實變得更加民主化,畢竟16個內閣職位中眾議院直接進行選舉的職位就高達十個,阿瑟直接控制的內閣職位降到了兩個,一個還是神職職位。
6月1日,經過了皇家議會,眾議院表決同意,內閣全票透過的內閣席位改制決議正式執行,澳大拉西亞的政壇也經歷了不小的變動。
其中要說最欣喜的,應該就是那些已經任職三屆內閣政府的大臣們了。
內閣的改制給了他們繼續呆在內閣的希望,雖然需要獲得阿瑟的格外青睞,但總比好幾個人爭搶一個首相的位置強的多,不是嗎?
但這也代表著他們想要獲得多出來的幾個內閣席位,向阿瑟表達絕對忠誠的態度,並且獲得阿瑟的信任是第一步。
怎麼獲得阿瑟的信任呢?幾位部長一時有些犯難,但有的人已經將目光看向了格蘭特,或者說格蘭特背後的統一黨。
統一黨是澳大拉西亞唯一一個明面上的保王黨,也是阿瑟目前最親近的政黨。
如果能夠和統一黨建立聯絡,是不是也就代表著和阿瑟的關係更進一步了呢?
雖然這種情況只是一個設想,但為了內閣的更高職位和繼續呆在內閣,或許搏一搏真的是最後的手段。
阿瑟對於決議頒佈後政壇的變動處於旁觀態度,畢竟再怎麼變動對於王室來說也沒有壞處。
這次內閣的改制對於阿瑟或者說澳大拉西亞以後的國王來說還是有好處的,畢竟國王決定著幾個不同於大臣的內閣職位歸屬,內閣部長們想要繼續留在內閣或者更進一步,阿瑟和未來國王的態度就變得十分重要。
三千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