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領地的悉尼糧倉僅僅只擁有不到十萬噸的儲量,因此紐卡斯爾糧倉其中有一部分是為悉尼準備的。
澳大拉西亞國內所有的糧倉加起來總共擁有將近一百五十萬噸的儲量,理論上足夠六百萬人吃一年。
如果再算上澳大拉西亞發達的畜牧業,哪怕澳大拉西亞一年沒有任何糧食產出,也不用擔心任何饑荒情況出現。
而糧倉的糧食滿一年之後就會出售給周邊需要糧食的國家,而空缺則用新的糧食補上。
畢竟糧食這種東西放久了也不好,不僅容易發黴生蟲,口感和味道也會大幅度降低。
目前,每年的糧食出口也能給澳大拉西亞帶來大量的收入。特別是之前東亞災荒時期,澳大拉西亞的糧食出口可謂是大賺特賺。
當然,也正是因為國內產糧的富裕和畜牧業的發達,導致澳大拉西亞的糧食和肉類產品價值一直都不高,吃飽飯和吃肉,在澳大拉西亞真的很常見。
醫院的數量其實沒有太大的變化,畢竟醫院的建設除了耗費大量的資金之外,也需要足夠有經驗的醫生坐鎮。
但醫療部在1907年也不是沒有任何動作。醫療部頒佈了一項惠民的醫療政策,能夠大幅度減輕人們的醫療壓力。
其中,單次醫療費用超過二十澳元的,可以進入澳大拉西亞醫療報銷的範圍當中。
報銷範圍一般不超過百分之三十,但至少也應有百分之十。
單次醫療費用超過當地人均年收入的,報銷範圍一般在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四十之間。
如果單次醫療費用超過當地人均年收入的兩倍或者以上,報銷範圍一般在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五十之間。
這項政策主要照顧的是大病患者,讓絕大多數澳大拉西亞人在面對比較大的病症時,也有被醫治的可能。
畢竟生一場大病對於目前澳大拉西亞人來說還是嚴重的負擔,絕大多數澳大拉西亞的家庭存款都不會超過一百澳元。
至於二十澳元以下的治療,政府雖然也有一定的福利政策,但減免的比例一般都在百分之五以下。
畢竟更常見的還是各種小病,如果報銷的太多,對於政府的財政來說也是一種困擾。
雖然報銷政策的力度看起來並不是那麼大,但在當今世界已經算是罕見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醫療福利,讓澳大拉西亞人對於自己的國家和政府十分自豪,也時刻銘記著阿瑟對於他們生活的改變。
當然,這也是提升澳大拉西亞移民吸引力的重要原因。這樣的醫療優惠政策十分罕見,甚至哪怕是英德這樣的頂級列強也不敢這樣做。
而澳大拉西亞之所以頒佈這樣醫療政策的原因,還是因為福利政策中有百分之五十是王室出資。
這相當於政府只需要出一半的錢,再加上澳大拉西亞目前人口並不多,因此造成的財政負擔並不算太大。
但這樣的醫療福利條件,對於歐洲人的吸引力不可謂不大。
哪怕是自詡文明的歐洲人,他們的國家也絕對不會出臺這樣的優待政策。
因為這對於國家的財政來說是巨大的負擔,甚至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國家破產。
更重要的是,或許國家能夠承受這樣的福利待遇政策,但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將來如果政府有變想要取消政策,也得看享受政策的這些人民答不答應了。
這也是絕大多數歐洲國家明知這樣做會極大程度的拉攏民心,仍然置若未聞的真正原因。
如果能夠解決目前醫療物資短缺,特別是藥品短缺的問題,澳大拉西亞的醫療問題也算是解決了大半。
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援!(起點好像新出了糾錯功能,長按某段話選擇錯誤的詞語,然後點選糾錯,就可以直接傳送到作者後臺了。如果大家看到錯誤的話,就點選糾錯,這樣改起來也方便,感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