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澳洲崛起錄> 第二百四十一章:軍銜改制和授勳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四十一章:軍銜改制和授勳 (1 / 3)

雖然號稱是五年造艦計劃,但實際上五艘主力戰艦差不多都能在1911年之前建造完成,海航測試的時間也大約在一年左右。

如果五年造艦計劃能夠順利完成,澳大拉西亞將擁有三艘無畏艦和兩艘戰列巡洋艦,在主力艦艇上面已經位於世界一流。

其次還有各種中小型軍艦,包括裝甲巡洋艦和裝甲護衛艦。這些軍艦的噸位大約在幾百噸到幾千噸不等,建造的時間和花費只是小頭。

算上所有軍艦,澳大拉西亞這次的造艦計劃預計耗費將近兩千萬澳元,也就是差不多一千萬英鎊。

而完全體的澳大拉西亞海軍的總噸位,也會直接突破十萬噸,達到十二萬噸左右。

如果單看海軍總噸位的話,五年造艦計劃前後的澳大拉西亞海軍噸位可能會相差十倍。

因為這次葡萄牙的戰爭賠款有五百萬英鎊的原因,因此造艦計劃對於澳大拉西亞政府的財政負擔來說並不大,甚至說完全能夠接受。

之所以只能建造這麼多,完全是因為目前皇家造船廠的建造速度只能維持最多三艘的軍艦建造。

等到五年造艦計劃之後,皇家造船廠的規模再度擴張,或許下一輪的造艦計劃會更加誇張。

澳大拉西亞所制定的造艦計劃傳播的很快,僅僅幾天的時間,就在澳大拉西亞範圍內人盡皆知,甚至已經有歐洲媒體報道了這一新聞。

毫不誇張的說,單論目前無畏艦的建造計劃來看,澳大拉西亞對於無畏艦的重視程度,甚至可以排進世界前五。

目前正在建造無畏艦的國家,只有英國,德國,俄國和美國。當然,俄國的無畏艦是由澳大拉西亞製造的。

而初步有無畏艦建造計劃的國家,也僅僅只加上了義大利和島國而已。

奧匈帝國雖然對無畏艦有著想法,但奧匈帝國的海軍投入並不大,想要擁有一艘無畏艦還得靠著德國。

軍隊的擴張計劃也並不止海軍,澳大拉西亞的陸軍也要迎來新一輪的擴張。

之前的戰爭就暴露出陸軍人數不足的嚴重缺點,哪怕是葡萄牙這樣人口略少於澳大拉西亞的國家,都擁有十多萬的軍隊。

而澳大拉西亞的軍隊滿打滿算也只有六萬多人,如果分散到每一個州和殖民地的話,那麼每個州或者殖民地的駐軍甚至只有一個團多一點。

在保持國內各地區擁有充足的防備力量的前提下,澳大拉西亞目前動用的軍隊最多也只有兩個師。

雖然澳大拉西亞的軍隊戰鬥力確實不錯,但人數上的缺點已經顯而易見。

根據國防部的研究決定,新一輪的澳大拉西亞陸軍擴張計劃共分為近衛師,常規師和殖民地師三種。

其中,近衛師將再次增加一個步兵團和一個炮兵團,其編制將擁有三個步兵團,一個騎兵團和兩個炮兵團,總人數已經超過兩萬人。

近衛師也將成為澳大拉西亞編制最多的師,無論是人數還是火力,亦或者是士兵和軍官的作戰素養,絕對都是澳大拉西亞軍隊的頂尖,也是世界一流。

常規師也將擴張一個,也就是第四師。第四師將從一,二,三師抽掉一部分軍官骨幹和老兵,再加上更長的訓練時間來成制。

除此之外就是澳大拉西亞陸軍新增加的編制,也就是絕大多數殖民國家都擁有的殖民地師。

殖民地師也叫土著師,和葡萄牙的土著軍隊一樣,殖民地師的中高層軍官全部由澳大拉西亞軍官組成,低層軍官看錶現獎勵那些土著。

而殖民地師的絕大多數士兵,全部都是由那些土著組成。

也正因為這一特點,殖民地師將會是作戰中最好的炮灰,哪怕死再多人都不會心疼的那種。

組建殖民地師是阿瑟和肯特部長討論了許久,最終這才做出的決定。

目前,澳大拉西亞也已經擁有兩塊殖民地,並且還都是靠近澳大拉西亞本土的,擁有豐富礦產資源的土地。

雖然澳屬新幾內亞和澳屬帝汶的總人口加起來也不足百萬(新幾內亞向國內流入至少二十萬土著),但武裝出一兩支殖民地師還是沒有問題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