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於航空實驗室來說是一個挑戰,因為目前乘坐人數最大的飛機也僅僅只能乘坐兩人。
一下子要將乘坐數量改為十多個人,光是設計就讓航空實驗室的專家們足夠頭疼。
見特奧多爾有些面露難色,阿瑟笑著安慰道:“不用著急,特奧多爾所長。民用飛機的研發並不是那麼著急,你們也可以暫時將乘坐人數數量設定在五人,慢慢改進就行了。目前,航空實驗室的主要目的仍然是研發更加強大的飛機,同時兼顧生產和培養飛行員。”
在飛機沒有被世界各國所重視之前,阿瑟也不會主動的將澳大拉西亞的各種飛機展示出來。
這也就代表著,哪怕現在航空研究室研發出了民用飛機,在短時間內也不可能投入商用。
要不然,以各大列強恐怖的工業規模和研發速度來看,飛機的研發短時間內趕上澳大拉西亞也不是什麼難事。
至少要讓澳大拉西亞的飛機領先其他國家好幾代,阿瑟才會慢慢的將成果展現出來。
其實目前已經落後的飛機產品就是給其他國家所準備的。雖然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這些飛機體系已經落後,但對於其他國家而言還是非常先進的。
如果能夠利用這些比較落後的飛機型號,為澳大拉西亞換來更多的利潤的話,也絕對是不錯的結果。
最先進的各種飛機澳大拉西亞沒有對外出售的打算,但等到飛機逐漸的被世界各國政府所重視之後,這些已經明顯落後的飛機,還是能拿出來賣的。
這也是各大國家比較慣用的手段,某一樣科技有了更先進的變革之後,就會將落後的科技拿出來販賣,讓這些落後的科技發揮最後的餘熱,同樣也是減少新科技研發所消耗的資金。
相信哪怕是兩年後,澳大拉西亞各種軍事飛機的第一代還是能夠讓其他國家心動。
當然,到時候澳大拉西亞的軍事飛機研發到哪一代就不確定了,但應該不會是現在的第二代。
最後就是關於航空實驗室這些專家們的正式獎勵。參加先驅者和三種軍事飛機研究實驗的專家一共一百零三人,這些人不僅是世界範圍內航空學的頂尖專家,同樣也是澳大拉西亞飛機發展到如此地步的絕對功臣。
阿瑟對於這些功臣也自然不會吝嗇,在航空實驗室舉辦了一個小小的慶功宴會之後,親自為這些專家們頒佈了澳大拉西亞王國勳章。
是的,建立了澳大拉西亞王國之後,原本的澳大利亞國家勳章也正式改名為澳大拉西亞王國勳章,領取勳章後的各種福利待遇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理論上來講,這枚勳章規定的頒佈人是時任首相。但航空實驗室目前在澳大拉西亞範圍內還是保密狀態,因此阿瑟也就親自頒佈了。
獲得勳章讓大部分專家還是非常高興的,哪怕只是澳大拉西亞三種勳章中最容易獲得的一枚。
光是獲得勳章後,每年能夠領取當地人均年收入的十倍,就足夠讓在座的大部分專家心動了。
要知道,目前澳大拉西亞的人均收入已經將近四十澳元,十倍也就是差不多四百澳元,兩百英鎊。
這對於這些專家們來說也是一兩個月的薪水,並且能夠領取的這筆資金還會隨著澳大拉西亞的人均年收入而增長,甚至還能夠一直領取到他們的第三代後代。
保守估計,這筆資金他們和他們的後代能夠領取至少一百年,一百年後的澳大拉西亞的人均收入他們也不敢想象。
更加重要的是,他們是澳大拉西亞第一批獲得勳章的人,他們的名字也將留在澳大拉西亞的王國曆史中。
小小的慶祝宴會完畢之後,阿瑟就正式返回了悉尼宮。
阿瑟識趣的將更多的時間留給了專家們自己慶祝。如果阿瑟繼續呆在現場的話,恐怕大多數人都放不開,會一直拘束著。
不過,慶祝歸慶祝,阿瑟還是囑咐了一遍,讓實驗室的專家們不要忘了各自的任務,飛機的研發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也是頭等大事。
三千字第二更,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