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澳大利亞收留了他們,為他們提供工作機會的話,恐怕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要放棄自己喜愛的行業了。
在這些專家的共同努力下,澳大利亞的第一架飛機也順利誕生。
和萊特兄弟一開始製造的飛行者一號,飛行者二號那樣簡略的飛機不同,澳大利亞所製造的飛機一開始的目標就是順利飛上天空。
為此,阿瑟絞盡腦汁,瘋狂回想後世一二戰飛機的樣貌和設計,然後將畫的簡略草圖交給特奧多爾·科貝爾和路德維希·杜爾,讓他們做個參考。
沒想到,特奧多爾·科貝爾和路德維希·杜爾兩人苦思冥想許久,竟然真的按照設計草圖製造出一架飛機。
當然,眼前的這架飛機已經是經過重重試驗之後的改進版,自然也不像是一開始那樣簡陋的樣子。
阿瑟將目光看向特奧多爾·科貝爾,後者會意,連忙解釋到:“殿下,這是我們根據您給的設計草圖,經過多次實驗和改進之後,得出來的最終產品。我們的飛機採用單發單座,雙翼的設計,使用了狄塞爾先生特意研製的新型汽油發動機,預計動力可以達到150km到220km左右。”
“為了加強這架飛機的續航,我們在飛機的兩側加裝了兩個副油箱。這讓飛機的總續航達到了七百公里以上。如果沒有這兩個副油箱的話,飛機的續航可能只有四百公里左右。”特奧多爾·科貝爾解釋到。
阿瑟點了點頭。
他對飛機的研發速度和目前成品的資料還是很滿意的。畢竟對於所有人來說,這都是一個全新的設想,將其實現也需要更長的時間。
就拿目前的資料來看,這至少也是萊特兄弟研究飛機好幾年後的成果了。
在美國軍方沒有重視之前,萊特兄弟的研發過程十分緩慢。澳大利亞動用國家力量,迅速彎道超車也是情理之中。
“這架飛機現在能夠被駕駛嗎?”阿瑟略感興趣的詢問道。
後世的各種大飛機阿瑟見多了,但這種尚處於探索階段的飛機阿瑟只是見過圖片。
這也讓阿瑟對於面前這架停留的飛機非常感興趣,這樣的飛機和後世又有哪些不同呢?
“當然可以,殿下。”特奧多爾·科貝爾點點頭,說到:“因為目前還沒有成體系的飛行員培訓方式,因此駕駛的人選只能是最熟悉這家戰鬥機的人。請您稍等片刻,在飛機正式起飛之前,還需要一些準備工作要做。”
阿瑟點點頭,示意特奧多爾·科貝爾去忙。
真正的駕駛飛機的人並不是特奧多爾·科貝爾,而是路德維希·杜爾。
原因無他,路德維希·杜爾是飛機平衡體系的設計者,他最熟悉飛機的操控系統,自然也是最合適駕駛飛機的人。
經過了大約半個小時的準備之後,路德維希·杜爾戴上了護目鏡,向阿瑟請求起飛。
第一更,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