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澳洲崛起錄> 第二百零三章:澳大拉西亞王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零三章:澳大拉西亞王國 (1 / 3)

1905年的年底發生了兩件大事,首先是挪威成為獨立國家,並且選擇當時的丹麥王子卡爾作為國王,為挪威國王哈康七世。

這也代表著瑞典挪威聯盟正式解散,歐洲大陸北部的一個次強國家正式成為兩個三流國家。

第二件事情發生在10月2日,位於英國的普次茅斯海軍造船廠。

在這一天,歷史上鼎鼎有名的無畏號戰列艦正式開工建造,並且僅僅用時四個月就成功下水開始測試。

雖然之後的測試階段持續了一年多的時間,但不能否認這艘僅僅用時四個月就建造完成的戰列艦,對於以後的世界海軍格局和軍艦體系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1905年底,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聯邦政府召開了一場總結會議,向阿瑟彙報聯邦政府這一年多來的政績和作為。

首先是聯邦的人口情況。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合併以後,聯邦當時的總人口就已經突破了五百多萬,非常接近六百萬。

在1905年年底,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聯邦總人口已經突破六百二十萬,其中,澳大利亞總人口高達五百零三萬,紐西蘭總人口一百一十四萬左右,新幾內亞殖民地總人口三萬出頭。

工業方面來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聯邦的工業發展也非常迅速,鋼鐵總產量甚至突破了一百五十萬噸。

其中,聯邦的鋼產量正式突破五十萬噸,達到了喜人的五十一萬三千兩百噸左右。

鐵產量也有將近一百萬噸,已經能夠滿足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聯邦範圍內的各種鋼鐵需求,甚至已經少量向東南亞地區出口。

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亞在荷屬東印度的土著人口引進計劃,以及強制讓全國範圍內土著進行勞動的計劃很是成功。

這也得益於歐洲移民廣泛的種族主義,在歐洲形成的白澳政策和理念,讓所有聯邦公民對於壓迫這些土著都很支援,也沒有任何人對於壓迫土著的事件表示殘忍。

當然,澳大利亞人也絕對不會這麼說。國家的發展往往也會誕生一些比較危險的工作,在澳大利亞的這些工作基本上都是由土著來完成,極大程度地減少了澳大利亞工人的傷亡。

澳大利亞人目前能夠擁有越來越美好的生活,相當一部分不就是靠這些土著獻出自己的生命來創造的嗎?

截止目前為止,澳大利亞國家大學已經成功畢業三屆學生,為澳大利亞創造了將近兩千名優秀大學生。

這個時代的大學學歷的含金量自然毋庸置疑,這兩千人也將成為澳大利亞各個行業發展的中堅力量,甚至有可能成為頂尖力量。

澳大利亞的交通運輸行業也在這幾年的時間內進步迅速。首先是日常交通運輸所需要的公路,澳大利亞已經完成了所有城市之間的連線,並且將道路已經通往了更小的鄉村和設施。

鐵路方面,經過兩年的發展以後,澳大利亞已經完成了西澳大利亞首府珀斯到南澳大利亞首府阿德萊德的單線鐵路連線。

這也代表著跨越了整個澳大利亞的工業鐵路已經完成了單線建設,澳大利亞人可以從西澳大利亞首府珀斯,前往澳大利亞大陸五個州和首都領地的任何一個首府,比如阿德萊德,墨爾本,悉尼,紐卡斯特和布里斯班。

雖然塔斯馬尼亞州不能享受鐵路待遇,但塔斯馬尼亞州的公路體系卻是澳大利亞所有州中最發達的。

為了照顧新加入的紐西蘭的情緒,聯邦政府也在紐西蘭的南島和北島分別策劃了一條鐵路。

不過紐西蘭之前的鐵路都很發達,這兩條鐵路說是建設,其實更多的是維修和重新啟用。

另一樣發展迅速的就是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聯邦的人均收入。截止1905年年底,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聯邦人均年收入大約為三十九澳元,摺合英鎊為十九點五英鎊。

這一收入水平相較五年前的澳大利亞翻了兩倍多,足以見得這五年多來,澳大利亞發展是有多麼迅速。

在這次會議上,阿瑟也提出了組建一個新王國的想法,用來觀察內閣成員們的態度。

從內閣成員們的反應來看,阿瑟還是非常滿意的。所有的內閣成員都支援成立一個統一的王國,將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更好的團結在一起。

事實上,成立新王國的事情也已經獲得了德意志帝國和沙俄帝國的支援,作為德意志帝國鐵桿盟友的奧匈帝國也絕對不會反對。

在被阿瑟掌握了把柄的前提下,愛德華七世也絕對不會反對,而是看著國際社會的反應做決定。

法國並不是君主國家,他們的態度阿瑟並不在乎。歐洲其他的君主國家大多都和英國,德國以及俄國交好,這三個最強大的君主國家不站出來反對,歐洲的君主國家也不會反對。

既然問題都已經解決,阿瑟也決定不再猶豫,正式開啟關於建立新王國的討論。

西方國家最重視法理,哪怕是曾經不可一世的拿破崙,在稱帝的時候也要說一句成為法國人的皇帝。

而歐洲正統的帝位只有兩個,分別是繼承自西羅馬帝國的神聖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

但自從兩大帝國紛紛衰落,利用各種名頭稱帝的歐洲君主也不在少數。

比如號稱印度皇帝的維多利亞女王,宣稱繼承了東羅馬法理的沙皇,以及從曾經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建立的奧地利帝國,還有就是踩著法國人上位的德意志帝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