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次本茨one全球發售已經過去了一週的時間,無論是大英帝國以及德意志帝國的合作商還是本茨,狄塞爾和阿瑟,都已經對於本茨one實際上的銷售量翹首以盼。
雖然所有人都明白,第一週的銷售更多的是開拓市場,只有第一批購買汽車的人嚐到甜頭之後,才會有更多的人付出行動。
但畢竟這也是一次全球範圍內的同步銷售,主要銷售地區更是像美國和歐洲這樣最發達和繁榮的地區。
這也讓人們對於本茨one的銷售量有了一定的期待,至少在效能和價格都具有一定的優勢的情況下,本茨one的銷售份額不一定會低。
要知道,當時本茨所發明的三輪“腳踏車”僅僅在德國就獲得了兩千多輛的銷售額。
這種所為的腳踏車其實是本茨對於自己之前發明的汽車效能的一次削減版,並且因為還屬於手工生產的原因,售價反而並沒有怎麼降低。
這樣價格昂貴的汽車都能賣出兩三千輛,效能進一步升級並且價格更低的本茨one也自然更加讓人期待。
1903年2月25日,澳大利亞,悉尼,本茨汽車廠。
經過了長達一天的彙報和統計之後,所有銷售點總算是將前一週的銷售資料傳回了總部,也就是位於澳大利亞的本茨汽車廠。
此時的汽車廠內,阿瑟和本茨以及狄塞爾早已經翹首以盼,一邊參觀著本茨和狄塞爾新的發明,一邊耐心等待著最終的統計結果。
過了許久,汽車廠的員工終於打斷了三人的談話,這也代表著本茨one第一週的銷售資料終於總結完畢。
阿瑟是第一個拿到資料的,也自然不客氣的直接翻閱了起來。
本茨one這一次的全球同步銷售一共有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奧匈帝國,德國,荷蘭,西班牙和澳大利亞九個銷售點,預生產汽車共計三萬兩千輛。
九個銷售點的銷售情況有好有壞,但總的來說也已經算是不錯了。
前一週銷售汽車數量最多的銷售點是位於美國紐約的銷售點。
這個銷售點也是預生產汽車擁有最多的銷售點。澳大利亞的本茨汽車廠生產的大部分汽車全部運送到了美國,在美國的銷售點進行銷售。
而位於美國紐約的銷售點也不負眾望,第一週就取得了六百三十輛的好成績。
銷售數量第二多的銷售點則是位於大英帝國的倫敦銷售點。大英帝國的汽車銷售數量和美國相差無幾,也達到了六百輛出頭。
接下來則是位於德意志帝國首都柏林的銷售點,德國人為本茨one貢獻出了五百二十輛的成績。
法國緊隨其後,也有將近四百輛的銷售額。
剩下的奧匈帝國,義大利,荷蘭和澳大利亞以及西班牙的銷售額並不太高,這幾個國家的銷售份額加起來也只是剛剛超過美國。
在全球範圍內,本茨one第一週的銷售數量達到了兩千七百輛,儼然已經成為了汽車銷售數量最多的車型之一。
是的,僅僅兩千七百的銷售量就足以讓本茨one成為汽車銷售數數量最多的車型之一,這也是之前汽車市場所面臨的最大困境和問題。
“殿下,我們成功了!”本茨和狄塞爾也相繼看到了這份統計完成的資料,一臉欣喜的對著阿瑟說道。
他們之所以願意不遠萬里從德意志來到澳大利亞,就是想依靠阿瑟答應給他們的大量的研究資金,在汽車和發動機的事業上付出自己的努力,讓整個行業都烙上自己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