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10月7日,阿瑟剛剛參加完澳大利亞國家大學第三屆新生的入學儀式,轉頭又在自己的莊園接見了兩個從德國風塵僕僕而來的兩個人才,特奧多爾·科貝爾和路德維希·杜爾。
這兩位人才在歷史上的名聲並沒有那麼顯著,甚至現在的名聲也沒有那麼響亮。
但他們參與設計的第一艘齊柏林飛艇已經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甚至還獲得了1901年的維多利亞科技獎。
說到齊柏林飛艇,一個鼎鼎大名的名字不得不提,那就是齊柏林飛艇的真正製造者,費迪南德·馮·齊柏林伯爵。
齊柏林伯爵,之前的光輝履歷是德意志陸軍的中將,但真正讓他成名的是他所發明的齊柏林飛艇。
在歷史上,齊柏林是德國航空界的先驅,也是德國大型實用硬式飛艇的發明者。
在飛機還沒有誕生的年代,飛艇就是讓人們唯一走向天空的方式。
獲得維多利亞獎的齊柏林飛艇是齊柏林和特奧多爾·科貝爾以及路德維希·杜爾。
他們三人共同研造的第一艘LZ1型號的齊柏林飛艇,長約128米,直徑11.7米,氫氣囊總容積約為11300立方米。
飛艇裝有兩個外掛吊艙,艙內各裝了一臺16馬力的發動機。
在兩年前的第一次試飛實驗中,這艘飛艇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不僅能夠裝下至少六噸的貨物,並且還能夠以時速三十五公里以上飄行數十公里。
當然,讓齊柏林獲得維多利亞科技獎的原因並不是這些。飛艇作為飛機尚未誕生前人類走向天空的唯一手段,至少二三十年內還是擁有大量的發展前景的。
這段時間也將是飛艇發展的高峰期,直到著名的興登堡空難發生。
阿瑟明白飛艇的種種限制和缺點,因此自然不會將飛艇作為澳大利亞主要發展的目標。
但這並不能否認,飛艇在這段時間內確實有著不俗的作用。而且讓世界各國的注意力被飛艇所吸引,澳大利亞則悄悄的發展飛機也是一個不錯的想法。
至少在大型的空難發生之前,人們對於這種能飛上天空的大傢伙還是擁有好感和好奇心的。
不過齊柏林作為德意志退役的陸軍中將和伯爵,自然是不可能作為科研人員前來澳大利亞效力的。
但他的兩個得力助手,參與設計第一艘齊柏林飛艇的特奧多爾·科貝爾和路德維希·杜爾還是樂意來澳大利亞的。
別的不說,澳大利亞開出的組建獨立研究室以及每年至少一萬英鎊以上的研究資金,就足夠讓兩人心動了。
雖然並沒有邀請到齊柏林飛艇的真正創始人,但特奧多爾·科貝爾和路德維希·杜爾也是德國航空領域傑出的人才,他們在設計齊柏林飛艇之前,在航空領域就有不俗的貢獻和研究成果。
在莊園,阿瑟正式的接見了特奧多爾·科貝爾和路德維希·杜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