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5月11日,在紐西蘭做好了所有的安排之後,阿瑟乘坐軍艦離開了紐西蘭,踏上了返回澳大利亞的旅途。
這次的紐西蘭之旅花費了一個半月的時間,也耗費了不小的人力和物力。
當然,這一切也都是值得的。如果在紐西蘭的所有計劃都能夠順利的完成,那麼不僅澳大利亞兼併紐西蘭有望,阿瑟同樣也會獲得一個面積不小的領地。
紐西蘭目前有著駐軍,殖民政府和參政團三個勢力,互相之間制衡也能夠讓紐西蘭更加穩定。
再加上阿瑟在紐西蘭安排的眼線,也就是王室救濟委員會駐紐西蘭的負責人,約書亞·布洛克。
種種保障之下,能夠確保紐西蘭的發展不會超出阿瑟的控制。
三天之後,也就是5月14日,阿瑟成功的抵達了澳大利亞的悉尼港口,回到了澳大利亞。
每次阿瑟從外地歸來的時候,悉尼的港口都圍滿了前來迎接的群眾。
這一次當然也不例外,除了政府安排的歡迎隊伍之外,悉尼的港口也圍滿了自發而來的群眾。
這次倒沒有演講,這是因為阿瑟的聲望在澳大利亞已經達到了頂峰,並不需要依靠頻繁的演講來維持。
回到了澳大利亞之後,阿瑟的第一站就是位於新南威爾士州邊界的金礦。
這片金礦區自從發現以來,目前已經過去了三個月的時間。
在這三個月的時間裡,工業部詳細地對金礦區進行了具體的勘測和劃分,並將金礦區的具體範圍都封了起來,不允許無關人士入內。
具體的勘測範圍用了長達一個月的時間,準備開採和調集土著又用了將近一個月。
目前在開採了一個多月之後,也囤積了上萬噸的金礦石,並且已經在提煉當中。
澳大利亞的金礦並不少,這也導致了能夠提煉金子的工廠也不少。
雖然很多都是淘金者自己的私人作坊,但屬於澳大利亞官方的大型工廠也不是沒有。
距離新的金礦區最近的提煉廠就是位於新南威爾士州南部的提煉廠,同時也是澳大利亞第二大的金礦提煉廠。
第一大的金礦停煉廠位於維多利亞州,這也是唯一一個能夠在經濟上和新南威爾士州進行抗衡的州。
抵達金礦區之後,阿瑟先是會見了駐紮在金礦區的軍隊。
本來這裡駐紮的應該是第一師的軍隊,但因為第一師的軍隊剛剛改編完成還在集中訓練的原因,將保護金礦的任務交給了近衛軍。
目前駐紮在金礦區附近的是近衛師步兵團的第一步兵營。
金礦的駐軍採取了輪流駐紮的策略,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換崗,調集新的部隊前來。
在軍隊的保護下,阿瑟成功的進如了金礦區大型儲存區,這裡存放著從金礦區開採的所有含金礦石。
這些金礦石將會在這兒裝車,運送到距離不遠的提煉廠提煉成純正的金子,然後熔鍊成固定重量的金條,轉移到更加保密的地方。
雖然儲存區距離提煉廠僅僅只有幾十公里,就算使用馬車也僅僅只需要四五個小時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