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打工人常用“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豬差,幹得比牛多”來自嘲,但這種誇張的說法卻是六十年代農民最真實的寫照。
這年頭兒農業勞動純屬手工活兒,再重再累也都靠人力肩扛手提,十分辛苦。
二遍號響了之後沒多久,另外兩個做早飯的婦女也就來了。
她們剛好掐著文慧和歐金秀幹完活兒,但大家夥兒又沒到的時候來的。兩人往廚房裡一鑽,繫上圍裙開始忙碌,讓誰看到都會覺得廚房裡的活兒是她們四個人一起幹的。
她們臉不紅心不跳地呵斥著文慧和歐金秀做這做那,讓人們更加覺得她們是老資歷,她們才是幹活兒的主力。
這時候已經有人陸陸續續來了,兩個婦女站在鍋灶邊開始打飯。
打飯也是一種權利,給誰多點,給誰少點,全看她們心情。因為大家都跟她們說好聽的巴結著她們,左一句辛苦右一句受累,倆婦女照單全收,絲毫不覺心虛。
歐金秀氣得飯盒都拿不穩,也不敢大聲,湊到文慧耳邊低聲滴咕著:“臉皮真厚!活兒是她們乾的嗎?明明是咱們乾的!她們倒好,到最後咱倆成偷懶的了。咱們做的飯,打飯都得排到最後,這世上哪兒有這樣的道理?”
“行啦,少說兩句。”文慧笑著安慰,“被人聽到不好。”
“我就是要說給別人聽!”歐金秀賭氣道,“下回公社來人,我就告她們一狀!”
“別犯傻。”文慧道,“上回我就陪你去跟大隊長反應過這情況,結果有用嗎?人家反倒把我們罵回來了。”
“大不了不幹了!”歐金秀委屈得擦眼淚,“到時候都吃不上飯,就知道誰幹活兒誰沒幹活兒了。”
“那就是重大錯誤,倒黴的依然是我們。”文慧冷靜道,“金秀,聽我的,這種情況很快就會有改善,我們不是在忍氣吞聲,而是要用一種聰明的辦法去扭轉現狀。”
歐金秀道:“可是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啊……”
“快了。”文慧抬頭看向不遠處。
那裡有一群孩子跑了過來。
男男女女十幾個,大的六七歲,小的兩三歲,全都光著身子打著赤腳,什麼都沒穿,三三兩兩嬉笑打鬧。
這在農村裡也很普遍,一般都要九歲十歲,能開始給家裡幹活兒了的孩子,才開始穿衣服。
當然,冬天還是穿的,夏天之所以不穿,是為了節省布料。
這時候民風淳樸,孩子們兩小無猜,也都不覺羞恥,更不會亂來。
“狗崽子,粗辮子……”
孩子們看到文慧和歐金秀,圍著她們笑嘻嘻拍著手唱起了順口熘。
這是辱罵的詞句,歐金秀聽得臉漲得通紅,目若噴火,滿臉屈辱。
而一邊排隊打飯的大人們不但不阻止,反而嘻嘻哈哈指指點點在一邊看熱鬧。
文慧卻面色如常,等他們唸完這段後,也拍手大聲道:“……兵,拿長纓,要把鬼神都掃清……”
孩子們沒聽過這一段,但卻覺得這詞兒要是自己念出來會很有氣勢,頓時各個瞪大眼睛聽了起來。
文慧唸了一遍後就不念了。
一個孩子忍不住道:“狗崽子,你再念一遍!”
文慧道:“你們天天跑來罵我,還叫我狗崽子,還想我教你們?門都沒有!我告訴你們,我會一百多種這樣的順口熘,你們要是想學,就要答應我以後不準罵人,用順口熘罵也不行。”
“但你就是狗崽子,”孩子爭辯道,“我爹孃都這麼說。”
“你們爹孃當著我的面罵我了嗎?”文慧笑著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