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這是烏克蘭政府的命令。
終究,最終的命令,是他下達的。
“現在一切都沒有了。”廠長達瓦里氏的聲音,滿是頹廢,“我是蘇聯的罪人!”
確實一切都沒有了。
“蘇聯已經沒有了。政府的命令,誰都無法違抗,除非是反政府的人,那樣一來,又成了自己國家跟民族的罪人……”謝凱覺得自己有些過了。
可現在,在意不了那麼多。
馬卡洛夫之所以不願意他們把資料弄走,就因為他不願意出賣國家利益。
他認為,圖紙給了謝凱,就是出賣了烏克蘭國家利益。
這是雙方一直無法談妥的根本。
謝凱必須要想辦法說服他,資料給了他,不僅不是出賣國家利益,甚至是對已經解體的蘇聯最後的尊重。
“廠長達瓦里氏,你覺得,現在無論是俄羅斯,還是烏克蘭,跟蘇聯的體制還是一樣麼?”沒等馬卡洛夫繼續傷心,謝凱就再次提出了一個如同轉移話題的話題。
這些問題,本來不該他們談的。
可不談,不行。
蘇聯解體後,原本構成聯盟的加盟共和國,就發生了變化。
所有國家,幾乎都是成了資本國家。
蘇聯解體,其實就是一個私有化的過程。
“現在這些國家,都已經跟西方一樣了。”馬卡洛夫不明白謝凱的想法,依然回答了,“這樣一來,西方國家跟我們就再也不是屬於敵對陣營……”
“呵呵,不是敵對?從工業革命開始,資本主義萌芽,工業化生產的產品就需要更加龐大的市場……現在整個歐洲跟美國,他們對市場需求很大,可世界上的市場,幾乎都已經飽和了,如果再增加一批工業能力不差的國家,會如何?”
謝凱的話,讓馬卡洛夫無法回答。
他不知道以後會如何。
世界經濟,已經很多年增長緩慢了。
速度非常緩慢。
就因為市場需求增長不夠快速。
“國家與國家,只有永恆的利益,沒有永恆的友誼。能跟整個西方抗衡的蘇聯沒有了,但是,蘇聯原本的加盟國,卻有不弱於西方國家的技術能力跟生產能力,如果蘇聯的軍工生產能力,全部轉化到民用市場領域,就像我們國內的改革開放一樣……”
謝凱的話,讓馬卡洛夫悚然而驚。
中國的改革開放,雖然才持續十多年,但是取得的成果,震驚了整個世界。
在蘇聯解體前兩年,蘇聯政府就已經意識到問題,準備學習中國的改革開放,畢竟,蘇聯無論是國力的雄厚程度,還是技術能力,都不是中國可以比的。
如果蘇聯也那樣,發展將會比中國更快。
可惜,最終蘇聯政府迴天乏力,加上很多加盟共和國並不願意繼續留在聯盟內,成為資源供應國,讓聯盟所有的資源都用來發展大毛。
改革失敗了。
蘇聯沒有了。
即使蘇聯沒了,那些技術實力,依然在的。
可現在,經濟已經崩潰了。
任何一個國家,只要真心想要改革,國家統一規劃,同樣可以把軍用技術轉化到民用領域,這樣發展會很快。
技術跟資金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