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毫不掩飾他的不滿。
“話可不能這樣說,既然你們也明白不是一家就能搞出來,需要整個產業共同提升技術能力,沒有合適的配套,你們一家搞起來也困難,整體技術水平不提升,你們有更好的設計,也沒法搞不是?”趙崢尷尬地反駁著。
404是個特例,有著很強的航空設計製造能力,國內最大噸位大壓機是紅旗集團投資的,已經建成的4.5萬噸大型模鍛機也是歸屬紅旗集團……
可其他相關配套,紅旗集團投資則很少,利用他們的資金跟技術優勢拼命地砸設計,最終設計出來,樣品利用同樣的手段生產出來,倒逼整個航空產業技術升級。
航空工業部有苦難言。
誰讓他們沒有那麼龐大的資金投入?
整個系統升級,那需要的資金,都是以千億計數。
沒錢的情況下,自然就只能慢慢積攢家底,慢慢投資,逐步提升技術能力。
404有錢,讓他們多投入一點,加快進度,結果好了,人家不樂意了。
“那是我們的事情。實在不行,咱們可以尋求國外有能力的工廠代工,或者直接採購國際上的成品,、民航客機不存在洩密,至於戰機的產能,咱們利用手工製造的方式慢慢生產就是了,畢竟都是出口產品……”謝凱才不吃這一套。
這讓趙崢尷尬無比,不知道如何反駁。
謝凱的威脅是致命的。
紅旗集團為了跟相關單位共同發展,寧願承受高額成本跟不是非常穩固的質量保證,依然利用國內配套來生產。
要真的把相關製造丟給國際市場,對國內航空產業發展造成的影響也就更大了。
“這是你們的自由。”趙崢最後丟下這樣一句話,氣哼哼地走了。
“他這是什麼意思?”鄭宇成見謝凱氣走了趙崢,好奇地問謝凱。
謝凱嘆了口氣,“還不是希望咱們在航空這上面多投入一點,不要用圖154來影響運10的生產製造……”
“這也算是好事了。國內所有的資金,都是向經濟基礎建設領域中投入,可以拿出數百億修路,絕對不會在這些吞金巨獸上多投入幾億。”汪貴林感慨不已,“至少,他們不是認為造不如買,買不如租。”
改革開放到現在進行了十多年,越來越多的人為了更少投入,更快見到效益,喜歡從國外租借各種生產線,在生產過程中逐步償還生產線等的資金,最後錢賺了,裝置跟生產線也是國內的了。
當然,也有人喜歡買。
自己研發,從設計到製造過程,需要太多時間,買多好,直接買回來就能生產。
這些人只考慮到眼前,UU看書 沒有想過未來怎麼辦。
紅旗集團之所以從來不從國外買先進技術裝置,就因為他們需要的裝置太過頂級,根本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
如同五軸加工中心,大壓機等,國際市場上有賣的,甚至生產公司巴不得多出售一些,卻根本不賣給中國。
紅旗集團需要的,人家不會賣;願意賣的,他們卻瞧不上。
對於整個紅旗集團來說,技術,終究是他們自己有才來得靠譜。
指望別人,沒可能。
趙崢同樣也是基於這樣的想法,才這樣失望的。
非常抱歉,這麼長時間沒有更新,老家宅基地復耕,承包公司對家裡不懂法的老人各種欺詐威脅,事兒到今天都還沒落實,更新今天就開始恢復,對不起支援的兄弟姐妹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