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集團太有錢了,一家公司裡面兩架商務機。
雖然運8太小,飛國際航線不太合適,可國內飛來飛去的,也非常方便不是?
連趙崢他們這些航空系統的領導,都沒有資格享受這樣的專機,只能跟著紅旗集團的領導人蹭他們的飛機。
甚至,還沒人能指責紅旗集團的人什麼。
人家自己下屬有大飛機研發團隊、製造工廠。
直接以實驗的名義來飛行,還是他們單位自己掏的錢,誰能說啥?
何況,人家擁有自主經營權,專案自主權。
要阻止?
沒問題,阻止的人給訂單就是了。
“你們自己製造飛機,也有外匯從國外採購更大的飛機,不打算自己成立一個航空租賃公司嗎?那樣一來,可以給你們大飛機更多訂單,也能解決國內航空公司資金緊缺的問題。”趙崢在飛機上終於把自己的憋了很久的想法提了出來。
“那對資金佔用太大了。我們資金本來就不多……”汪貴林直接拒絕了。
航空工業部打什麼算盤,他們是知道的。
基地不是沒有考慮過這問題。
最終核算了成本跟投資收益比,再考慮到運10發展等問題,相比基地自己投錢去支撐運10的持續發展,成本要高很多。
自己搞航空公司,投資也是紅旗集團自己來。
造那麼多,對資金的擠佔太厲害。
汪貴林把這些理由直接說了出來,趙崢卻根本就不放棄,“航空工業部可以拿出部分資金,再找一些單位投資,成立股份公司,只有更多訂單,才能推動咱們國產大飛機的快速發展。”
“空中客車要進來了?”謝凱突然問趙崢。
趙崢詫異地看著謝凱。
“這些年,隨著國內經濟快速增長,航空產業發展也非常迅速,國際上的航空公司不可能看不到。每年咱們國內的航空公司訂購的民航客機,都在增長,麥道已經在國內生產飛機,波音跟空中客車在世界上競爭本來就激烈,咱們國內這樣大的新興市場,他們不可能放棄。”
謝凱平靜地說到。
他心中也是一動。
這個時候,空中客車確實差不多要開始啟動跟中國的合作談判了,就為了中國的市場。
有運10在,他們是真的打算進來。
跟原本不同,原本空中客車進入中國,也是為了爭奪市場,誰知道麥道沒有幾年就破產,被波音兼併,波音因為空中客車跟中國談判,準備建立生產廠來獲得中國的市場,同樣準備繼續跟中國合作。
奈何,中國不接受他們的訛詐,波音最終宣佈終止麥道跟中國的合作。
或許是私底下有PY交易,空中客車最終同樣不再跟中國談合作。
當時運10下馬了十多年,隊伍都已經全部解散很多年了,他們認為中國必須接受他們的苛刻條件,否則中國的大飛機廠就沒有大飛機可以生產。
現在不同,運10不僅依然存在,技術發展還非常不錯。
寬體的運15也即將進入首飛。
運20也進入論證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