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3章 太殘忍!讓蘇聯孩子參加中國高考
“從進入子弟校工作後,就聽了你很多事。當年你們那批考的很多題,都是高考研究團隊沒注意過的,而且那語文作文題目,更是沒有練過……”
趙茜一直想弄明白究竟謝凱當年是如何猜到語文作文題目的。
作文是大頭,而謝凱之前在班上還跟大家討論過!
高考研究中心,每年研究高考作文命題方向跟各個型別的題目,也是重要工作。
子弟校的高中部,從高一開始,就會進入這種練習,高三複習階段,這種更集中,老師會終點講解可能考試出現的各種型別題目。
可沒有一次語文組能猜中作文題目,最多摸到方向。
“語文作文題目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基礎。作文方向,其實都是時代發展的特色。尤其經濟建設過程中產生的一些熱點……”
謝凱隨口胡掐了幾句。
他怎麼知道的?
他是曾經高考過一次,那次改變了他的人生,也禁錮了他的人生,所以才記憶深刻。
現在他的人生同樣被禁錮了,已經徹底打上了404的標誌,根本沒可能脫離這家單位。
沒見到之前那些押題老師,謝凱並打算多留多少時候。
哪怕趙茜有更多問題想要問他。
“諸位,現在還有一個任務,同時還要納入以後的計劃。學校將會有一批來自蘇聯的俄語學生。如果他們參加高考,同樣需要掌握跟我們子弟一樣的基礎,所以在這方面,大家得多投入一些精力,傳統文化不同,理解方式跟思維也是不一樣的……必須讓他們理解……”
鄧華康說明了來意。
整個高考研究中心的幾名負責人都蒙了。
讓俄國人來中國參加高考?
這不是開玩笑麼?
中國的高考,估計他們連外語考試都非常痛苦。
特別語文組趙茜,直接提出了反對意見:“校長,咱們漢語博大精深,一個人一輩子都學不完,本來就複雜。針對外國留學生的漢語專業都非常簡單……語文,需要從小積累才行……”
漢語博大精深,無論漢字,還是語言文學,甚至讀寫,國內都是從小訓練。
到參加高考時候,已經經過了十多年的積累。
即使這樣,高考語文都能刷下很大一部分人,能考滿分的幾乎是沒有的。
蘇聯人要認識方塊字,並不是容易的事情。
認識只是最簡單的,還需要運用,理解。
隨便一句話,在不同場合用,意思都是不一樣,理解就會有很大的差異,讓沒有漢語基礎的蘇聯人來學習漢語,然後再去參加全世界難度最大的高考,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短期內不用考慮太多,但是你們需要給出方案,從幼兒園階段開始培養他們的語文水平,讓他們以後能參加高考,高考出去的人,都會回咱們基地工作……”
鄧華康這計劃是長期的。
蘇聯技術人員為基地工作,他們的子女後代,同樣也是基地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