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多帶些人過去,基地裡得抽調一批懂俄語的技術員,準備翻譯蘇聯的資料。即使資料不翻譯,也需要先分辨哪些是有價值的……”
謝凱提出了要求。
嶽林等人自然清楚,基地為這計劃搞了這麼多年,必須擁有足夠的翻譯人員。
任何一份技術資料的翻譯都不是簡單的事。
普通的俄語翻譯還不行,在某些專業性很強的技術資料,需要專業技術翻譯。
僅僅是專業的辭彙跟用語,如果出現翻譯錯誤,消化起來就會增加很多的實驗及工作。
普通俄語翻譯解決不了問題。
所以國內外語專業分專業外語跟普通兩種。
那種向交流翻譯方向培養的外語人員,對一些專業辭彙可能不理解,甚至可能只是普通的專業辭彙,對他們來說都容易出錯。
更何況,很多資料,都是涉及到頂級的技術機密,為了保密,也不能讓普通翻譯加入。
謝凱深知這一點,必須帶擁有技術基礎的俄語翻譯去。
“謝凱,咱們基地俄語翻譯本來就不夠,跟烏克蘭那邊的技術合作,都因為翻譯不夠而進度受到影響……我們還在國內召集了不少的俄語翻譯,依然不夠……”
謝凱的要求看似簡單,卻讓負責這方面的嶽林很為難。
之前跟烏克蘭進行技術合作,整個合作資金涉及上百億美元。
專案數量多,每個專案涉及的技術資料,幾乎都是用火車皮來計數的。
除了圖紙,都需要大量有各種基礎技術的專業俄語翻譯。
烏克蘭那邊基本上提供不了俄語翻譯,他們的技術人員,根本就很少有學漢語的。
國內想消化所有技術,首先就必須把技術相關的資料全部翻譯成漢語,讓國內的技術人員能看明白,然後才能掌握這些技術,進一步以這些技術為基礎,開發更先進的技術。
在這樣的情況下,每個專案都必須配置足夠數量的專業俄語翻譯。
“以前國內技術人員學俄語的倒是不少,可現在很多都是各領域中屬於核心的技術骨幹,讓他們做翻譯,完全是暴殄天物,拿高射炮打蚊子……也沒人會同意我們這樣幹……”汪貴林也向謝凱解釋。
俄語翻譯,是目前404最缺的專業人員!
關鍵是挖人都沒地方去挖。
“確實如此,基地裡俄語翻譯本來就不夠……其他兄弟單位俄語翻譯也被我們借調了……普通俄語專業的,根本不懂技術,翻譯的時候有個小問題出現,都是麻煩的事兒……”
嶽林贊同汪貴林的話,基地真的抽調不出俄語翻譯。
謝凱也知道這是事實。
像老爹謝建國,在蘇聯留過學,如果做技術翻譯,絕對沒有任何問題,可他不能丟下基地那麼大一攤子事情來做翻譯工作不是?
想著當年蘇聯解體後,國內很多大學的俄語專業都得到了大量的資料,把俄語翻譯成漢語。
這也是實在太缺翻譯人員了。
當然,跟收回來的蘇聯廢紙太多也是有關係的。
“邊境那邊你別想了,方強跟譚林都在到處找俄語翻譯,之前還找過我好幾次,想要人……”汪國林提醒謝凱不要想著到邊境去找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