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設計師們在辦公室圖紙堆裡忙碌著。
雖然他們看起來忙碌,謝凱卻從不少人眼中看到了隱藏著的深深憂慮。
這或許是因為安東諾夫設計局目前日子不好過而造成的。
沒有蘇聯的財政撥款,生產任務少,甚至連工資都發不起。
大家飯都吃不起,如何能不擔心前景?
跟當初瀕臨破產的404的人精神面貌差不多。
安東諾夫設計局的辦公室都非常寬大,不少辦公用品比較奢華,但是也顯得有些陳舊了。
在404下屬單位中已經開始全面引入計算機輔助設計,而這個世界上最龐大飛機的設計單位,微型計算機幾乎看不到蹤跡。
參觀完設計室,瞭解到整個安東諾夫的計流程後,參觀並沒結束。
季米諾夫等人把謝凱帶到了各種實驗室裡面。
在這裡,謝凱第一次完整見識到了大飛機的核心設計試驗流程。
也瞭解到蘇聯人在設計這些大飛機的過程中,是如何去分工協調各個系統工作的。
運10團隊一直在404管轄下,謝凱跟整個運10設計團隊、管理團隊都非常熟,甚至不時跑到運10專案團隊跟他們瞎扯,沒事就去參觀運10的研究,但是,對於謝凱來說,這是他第一次全面瞭解到大飛機的研發試驗過程。
很多實驗,國內跟安東諾夫有著太大差距。
難怪人家能生產安225這種滿載起飛重量超過640噸,全世界最大重型運輸機,而中國國內只能生產110噸級的C910,連150噸的運15都還沒完成設計工作。
安東諾夫設計局旁邊,就是製造工廠。
這家工廠只是大型飛機的組裝生產線,並沒有太多機械加工生產。
無論原材料,機械零部件的生產,都由其他工廠生產,這邊組裝。
車間外,停著一架龐大的飛機。
這是謝凱從巴黎到烏克蘭乘坐的安225。
季米諾夫見謝凱盯著跑到上龐大的安225,眼睛都直了,對謝凱說道:“上次飛行途中,增壓機停止工作,目前技術團隊正在進行全面檢修。避免再出現故障。”
這架飛機從生產製造到目前,並沒有進行幾次飛行試驗。
“航空工業部高機官員乘坐,就是對我們最優秀設計師設計出來的產品非常放心。
見謝凱臉上神色變化,季米諾夫急忙解釋。
他知道,從巴黎到烏克蘭的飛行途中,安225出現的狀況確實把謝凱嚇到了。
飛機沒有經過長期的飛行試驗,確實不確保安全效能,坐在上面完全有可能隨時送命,不擔心才是怪事。
尤其謝凱對他們的技術不瞭解。
“那旁邊停著的是安124吧?”
謝凱指著安225旁邊一架外形差不多,體型卻小了不少龐大飛機問著安東諾夫的高層。
與安225相比,這架小很多的飛機像安124,可謝凱不確定。
尤里亞夫順著謝凱的目光看去,“是的,安124。剛出廠的,即將交付空軍。”
季米諾夫並不想向謝凱介紹安124。
在他的示意下,總設計師皮奧特爾·瓦西裡耶維奇·巴拉布耶對著謝凱介紹起安225飛機。
“安225,由於研發時間短、任務重,為了降低研發難度,我們按照安124運輸機設計理念設計,使用的技術都是成熟的。由於安225主要用途是運輸跟發射暴風雪航天號飛機及火箭,所以生命保障方面,考慮的並不是非常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