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場的第一次達陣後,佛羅里達並沒有兩分強打,而是選擇PAT。
就算是伊森,也不敢保證兩分轉換的成功率超過半數,佛羅里達當然也不會次次都冒險。
此時的比分來到1833,在雙方特勤組上場的時候,伊森也再次作為特勤組的一員上場,只不過位置仍然是前場球員,而不是回攻手。
隨著肖恩傷退,阿拉巴馬的回攻手也變為了替補跑衛,此刻還留在場上的跑衛柯蒂斯·亞歷山大並未參與過回攻訓練。
列陣之前,伊森看了看落在最後的回攻手蒙託亞·馬登,他是替補四分衛,本賽季上場的時間非常有限。
“伊森,要不要跟他換換位置?”身邊有隊友開始詢問。
伊森卻是搖搖頭。
他現在只要一作為回攻手,對方就會有意規避自己,特意將球踢近一些,即便是虧一些碼數也不願意讓自己拿球,可謂是極其針對。
隨著對方將球開出來,伊森一邊做出防禦應敵的姿態,一邊不忘抬頭看著橄欖球飛過頭頂。
只看了一眼,伊森就判斷出,這球大機率是要回陣。
事實上,這球的確飛出了界外,眼看就要落入陣區,鬼使神差的那名回攻手,張開手臂,居然直接將球給接住。
只要接住了就代表回攻開始,在哪停下哪裡就是阿拉巴馬下一輪進攻的啟球線,這球本身就力量比較大,滯空的時間比較長,當回攻手蒙託亞·馬登接到球的時候,身前已經有了起碼三名佛羅里達防守隊員。
此時蒙託亞·馬登邁開雙腿再想正常回攻已經來不及,只得疲於奔命向著斜前方轉移,隨即被多名佛羅里達隊員甕中捉鱉。
當蒙託亞·馬登倒下的時候,只向前推進了12碼。
正常情況下,回陣之後阿拉巴馬會從25碼線直接啟球,他這一接球,完全是給球隊幫了倒忙。
而且特勤組的配合也出現了失誤,這已經不是阿拉巴馬第一次出現這樣的情況。上一次在面對田納西志願者隊時,更是讓伊森“從1碼線開始”。
這次即便不是從一碼線開始,但也好不到哪去。
伊森此時看向了特勤組教練,遠遠只見丹尼·皮爾曼的臉色非常尷尬。
雖然出現了失誤,比賽還是要繼續進行下去。
收拾心情,伊森和進攻組的隊員們聚商接下來的進攻。
第一檔進攻伊森嘗試跑球,硬抗扛著多名防守球員衝過了啟球線,最後幾乎是被多人侵犯後才倒地,倒地時,伊森身體還特意有一個往前“蛄蛹”的動作,硬是往前多添了一碼,整個人徹底倒地後,頭部位置甚至越過了二十碼線。
雖然精神可嘉,但是這種動作裁判是不會認的,將伊森雙腳離地之前的所處的位置算做真正的進攻碼數。
這一次衝球伊森拿到六碼。
此時距離對手的陣區足足82碼。
聚商時伊森看向了邁克爾沃恩。
“是時候了。”伊森對著他說道。
邁克爾沃恩顯得格外緊張,他知道伊森指的是什麼意思。
“別擔心,我相信你能夠做到。”伊森表示安慰。
這其實就是dig路線,只不過邁克爾沃恩不習慣這麼跑而已。
聚商完成,阿拉巴馬開始列陣,伊森接到球之後足足後撤七步,接著身體開始舒展,整個身軀彎弓搭箭。
“攔住他!”
伊森聽到佛羅里達陣中有人大聲地呼喊。
“嗖!”
橄欖球脫手時,伊森耳邊甚至響起了破空聲。
現場數萬名觀眾在這一刻變得鴉雀無聲,所有人屏氣凝神。
“伊森選擇大碼數傳球……”解說員的聲音拖得老長。
VIP包廂內,凱瑟琳雙手合十,甚至開始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