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軍遭受伏擊,因此而大敗。
呂布縱然神勇莫測,亦無法憑藉一人之勇而改變戰局。
最終他亦只得領殘部敗歸。
隨著呂布軍主力潰散,曹操亦是開始分兵平定兗州諸郡。
待聽聞呂布遭受伏擊,主力軍已經遭受重創而不足為懼後,各郡間亦是迅速被平定。
諸地也紛紛傳檄而定!
而下一刻,曹操亦是開始展開了血腥的報復。
凡是在之前暗通呂布者,無不是紛紛處以極刑。
似一向與曹操關係相交莫逆的張邈由於跟隨呂布逃亡,但其家族亦是遭受到了重點打擊。
其弟張超固守雍丘,亦是在此刻陷入了重重的圍攻之中。
……
而就在兗州戰事激烈膠著,如火如荼之際。
此時的壽春城中,則是無比的熱鬧非凡。
無數的達官顯貴,各士族無不派遣代表前來袁府道賀,並一同出席見證著袁耀的加冠禮。
在冠禮上,按一條條的禮儀以及規矩,由專人為袁耀梳洗束髮,併為其戴上正冠,以示告知諸人已經成人。
日後,他將不是再已少年的身份出現在人前。
而此刻周邊四方亦是人群無比的密集,可謂是賓客齊至。
袁氏祖上曾出四世三公,其家族勢力以及對於天下間的影響力太過龐大。
縱然諸士族對於支援袁紹者甚多,但諸多江南士族以及江淮一帶計程車族在瞧見袁術勢力竟然在短短的一年功夫不至,便雄踞了整個揚州全境,兵威正甚,實力異常強盛。
而造成這一切的主角卻恰巧是袁耀時。
如今,正逢利用出席加冠禮的契機,各家之間都紛紛派遣代表前來,以與袁氏產生交集。
儀式進行到最後,便迎來了最為重要的一項。
由長輩或者是德高望重之人取表字。
礙於袁氏的身份,左將軍袁氏亦是以了江淮名士張昭負責為袁耀取表。
似乎是表字早有所想好,待到這一步時,張昭亦是徐徐步入而出,隨即流露著老態龍鍾的響聲,面對著四方賓客高聲道:
“諸位,今日昭有幸為袁公子取表字。”
“此乃昭三生有幸也!”
先是一番簡短的開場白,隨後張昭才緩緩進入了正題。
“公子之名,諱耀,耀有光輝奪目,摧殘絢爛的榮耀之意,若為取表,必已名要有充分的聯絡。”
“昭縱觀這半載以來,公子深入軍旅,統籌大軍征戰,無不是戰必勝,攻必克,創造出了屬於軍旅間的榮耀以及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