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東沒有在東湖中學待太長時間,見過餘樺他們之後,第二天上午他就離開了。
臨走之前,於東又去了一趟學校門口的冬中書店。
老闆依舊坐在櫃檯前捧著一本書,跟昨天見面時的姿勢一模一樣。
於東笑著走近,“老闆,你這裡收舊書麼?”
“我這是書店,收什麼舊書……”老闆的手剛擺到一半,就看到了遞到他面前的那本《巴黎聖母院》上冊。
“是你啊。”老闆推了推眼鏡,奇怪地說到,“這書你要賣?”
於東點頭,“嗯,要賣,你收麼?”
“收,當然收。”老闆笑道,“不過,你也不要期望太高,我可給不了你高價。”
“二十五塊,錢拿來,書給你。”
老闆瞪圓了兩隻眼睛,“我沒聽錯吧,你說的是二十五?”
“嗯,二十五,至少不能讓我虧本吧。”
“好好好。”
老闆連忙開啟抽屜掏出三十塊錢塞到於東手裡,生怕於東反悔,“這裡是三十塊錢。”
於東接過三十塊錢,又從自己口袋裡面掏出五塊錢遞給老闆,“說好了是二十五。”
老闆也沒矯情,將五塊錢收下了,隨後將《巴黎聖母院》緊緊抱在手裡,“你這年輕人不錯,講道義。你不是要開書店麼,要是有什麼不懂的只管問我,我定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於東笑道:“老兄,我現在改變主意,不準備再開書店了。”
老闆一愣,“這就改變主意了?”
年輕人真是想一出是一出。
“嗯。”於東點點頭,“我想來想去,書店開的再多也沒用,並非說書店開的多,看書的人就能多。”
老闆笑了起來,“這不是廢話麼,本來就是看書的人多,才會有那麼多書店開起來,哪有書店多了,看書的人變多的道理。就說我這書店吧,天天來買書的總不能是因為我開了書店才來的吧,他們是本來就要買書,正好我又開了一家書店,他們才過來的。要不是有個冬湖中學,要不是冬湖中學前幾年有深空公司的資助,學校也不能有這麼多學生,這一條街的書店最多就剩一半,不對,最多三成。”
“沒錯,是這個理,所以我現在不想開書店了。”於東笑道。
老闆伸頭看了看學校的方向,笑著說道:“開書店,讓更多的人看書,這從根本上就錯了。想要更多的人看書,首先,你要讓更多的人具備看書的能力,也就是認字。認識字的人多了,看書的人也就多了。所以啊,你不要開書店,應該辦學校。”
於東笑了笑,雖然不是識字的越多,書店的客人就越多,但識字的人多確實是基礎。
開書店,終歸不如辦學校。
“老闆,你說的很對,回頭我就多辦幾所學校。”
老闆只當於東是跟他逗悶子,笑著說道:“等你辦好了學校,記得跟我說一聲,到時候我給你學校學生送幾本書。”
“好嘞,這話我記住了,回頭我來找你,老兄你可別食言啊。”
老闆擺擺手,“不可能,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樣,你學校有多少學生,我送多少本書。”
於東笑著拱拱手,“那我們有緣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