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裡就剩蕭景燁和衛靖了,兩人都面色凝重。
“五郎,你以為張大郎所言的西洋蠻夷能造出橫跨大洋的舟船,可是真的?”蕭景燁問衛靖。
“張大郎不是隨意的人,應不是信口胡言,只我亦聽聞自西北方來朝的胡人所言,西洋諸城實不能稱之為國,僅是一處處的小城廓,只得來的資訊實在有限,委實不好判斷。”衛靖答道。
“此事重大,還是應與大郎再行探討,明日回城諸事繁雜,趁著你也在,不如請大郎再過來一趟。”
蕭景燁隨即喊小福子:“去請張小英雄再過來敘話。”
張曉琿回屋還沒有放好吉他,小福子就找來了,他猜想是因為自己那一句示警的話,這句話成功引起了這個帝國具有敏銳政治意識的兩個年輕人的重視。
這樣也好,透過他們把這種憂患意識傳達給帝國的頂層,比自己來傳達要好得多,也有效的多。
他決定先給他們上一節地理啟蒙課。
現在大乾立朝未久,國力正處於上升時期,而且因為是靠實力打下來的,掌權者也有足夠的執政自信,因此也算開明,正是多種思想可相容幷蓄的時期。
而且跟哥白尼所處時代的歐洲比起來,權力不被宗教勢力把持,因此完全不會發生類似哥白尼因為提出“地心說”就遭到迫害的事情。
跟著小福子到了剛才的花廳,蕭景燁和衛靖看向張曉琿的眼神中都帶著探究,張曉琿仍然一絲不苟的向他們行禮,衛靖還禮,蕭景燁說道:“大郎不必多禮,快坐下。你知曉我倆又邀你前來為的何事吧?”
張曉琿點點頭:“知曉,我也想找時機與殿下將軍說說此事。”
他拿出鵝毛筆和紙放在桌案上,此時人們朋友間交談也會像現代人一樣圍坐著喝茶,邊喝邊煮,小福子便是負責煮茶的那一位。
“敢問殿下、將軍,您二位認為這天下有多大?”張曉琿一開口就把蕭景燁和衛靖問得愣住了。
“天下自然是難以想象的大,只怕窮盡人力也走不到盡頭。”蕭景燁答。
當時人們的思維大概還受山海經中四海八荒概念的影響,認為這地表是寬廣到接近無窮盡的。
“衛將軍,您覺得呢?”張曉琿問衛靖。
“我曾聽來朝的胡商提過,陸地應是可走到盡頭,只那茫茫大海是無窮盡的。大郎為何這麼問?”
衛靖反問,這種問題有什麼可探討的?知曉這天下大小又能如何?難道大乾還能都佔了不成。
“其實,天下並非無窮盡,有可能無窮盡的是蒼穹,我等足下除了大地,大洋亦是有邊界的。
渾天說中提到的’渾天如雞子,地如雞子中黃’,地既然是如蛋黃那般的球形,可見若是坐上舟船一直朝著一個方向走,便可回到出發之處。”
歐洲人地理大發現是在十五世紀開始的,而且時空不同,也不知道會不會提前,既然付出極大代價穿越了一場,張曉琿便決定搶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