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羅曼史》是吉他曲中的一首不朽名作,幾乎成了“吉他”的代名詞,張曉琿學的是古典吉他,這首曲子早就彈的滾瓜爛熟,從初中開始,學校的每場晚會必有他表演這首曲目,每次演奏結束都能贏得滿場掌聲歡呼聲加口哨聲。
屋裡眾人都沉浸在這琴聲當中,一曲奏罷,屋子裡靜悄悄的,張曉瑛咳了一聲,一邊鼓掌一邊說道:“太好聽了,張公子真不愧是我認識的人中彈奏六絃琴彈得最好的琴手,聽了這一曲我可以三天不吃肉。”
眾人回過神來,蕭景燁稱讚道:“此曲當真動聽,不知何人所做?這六絃琴也甚為特別,大郎年紀輕輕,可把此曲彈奏得出神入化,當真難得!”
當下朝代的樂器其實已經很多,古琴古箏琵琶這一類的經典樂器早就已經傳遍大江南北,彈奏技藝比張曉琿高的也是多不勝數,甚至蕭景燁蕭元錦和衛靖他們也都是會彈琴的,這本來就是世家勳貴子弟的必修課之一,甚至也已經有很多藝術水準不亞於《愛的羅曼史》的名曲入世。
他們沉浸在曲子裡面更多是因為《愛的羅曼史》這首曲子本身和他們平常聽到的樂曲完全不一樣的曲風。
“聽教授我琴藝的師傅說是一個叫“佛郎機”的西洋國家的曲子。”張曉琿答道。
“這些西洋蠻夷竟能譜出如此動聽的曲子?”蕭景燁疑惑地看著張曉琿。
張曉琿默了一下。
這就是天朝上國的思想在作祟了,這些西洋蠻夷不光能做出這樣的曲子,還能製造出長槍火炮跟輪船,殖民掠奪了幾乎整個地球,當然現在他們還不行。
張曉琿決定提醒一下蕭景燁。
“他們不光能譜出這樣的曲子,還能造出可橫跨整個大洋的舟船,也許有一日他們便會駕著這些舟船來到我大乾燒殺搶掠。”
這是已經發生的事情,因此張曉琿雖然用了“也許”這個詞,語氣卻是肯定的。
蕭景燁和衛靖看向他的目光頓時凝重起來。
這話要是從旁人嘴裡說出來,他倆一定會斥責“荒謬”,但現在說出這話的是張曉琿,他倆就不得不慎重對待了。
眼看要歪樓,張曉瑛趕緊打岔:“不怕不怕,這些西洋蠻夷這不還沒造出大船來嗎?咱們先把合唱團組建起來。”
這種時候她突然間插上這麼一句,那種感覺特別像唱著後庭花的商女,不出意外地收到了三個男人鄙視的眼光。
“我是說這個話題你們以後找時間再談,這麼多宮女姐姐都在等著呢!”張曉瑛無辜的攤了一下手。
此時此地確實不適合談論這個話題,蕭景燁說道:“小張大夫說的是,那就看看你的合唱團怎麼樣吧。”
怎麼樣?當然是好聽極了,在張曉琿的吉他聲伴奏下,舒緩的女聲像輕柔的山風掠過山谷,又像雨滴打在瓦礫上,令人聞之心曠神怡。…
張曉瑛鼓勵蕭元錦也一起加入合唱團,古人不是都有綵衣娛親嗎?到時可以在她皇祖父或者是皇祖母的生日宴上表演。
“而且,”張曉瑛說道:“唱歌的人比聽歌的人更能體會到音樂的魅力,可以更多地享受到音樂的好處。”
後宮裡動不動就有這麼多太妃們,年紀輕輕的就守寡,得在裡面積聚多少負能量,要是能把她們組織起來唱唱歌,整個皇宮裡的能量場都能提升不少,沒準還能間接的對國家產生好處。
“我看挺好,”蕭景燁點頭道,“如果有男聲我也要加入,央央不如趁小張老師在這就試一下吧。”
他們學彈琴雖說主要是為了修身養性,但有時也會在宮宴上給父皇母后表演一曲以表孝心,這合唱可比他們彈琴效果要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