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蓮旋轉餐廳開放的訊息,迅速在網路引起了熱議。
“鼓掌,花間集終於有正規的餐廳了!”
“每次逛累了想吃點好的,結果最後只有湯麵和小籠包(委屈.jpg)。”
“去旁邊小吃街啊,好吃的很多,我都是中午吃完了再去。”
“旋轉餐廳是什麼意思?”
“就是會自動旋轉的餐廳,可以一邊吃飯一邊賞景。說實話,我也只是聽過,沒去過。”
“S市有好幾l個,W市、我搜了搜,好像是第一家。”
“不愧是花間集,每次都走在最前端。”
“看下面的配圖,餐廳位於99米的高空,我靠,好帥啊!”
“哇,這造型,巨大的王蓮拔地而起,太壯觀了。一定要去看看。”
“準備這次五一就去。看介紹還有機器人服務,期待。”
“機器人餐廳...去體驗一次還行。
去過一家類似的火鍋店,有送餐機器人上菜、點單,新奇感是有,但沒去過第二次。”
……
機器人餐廳早在十年前便出現了,研發出的機器人種類也五花八門。
像是炒菜機器人、煮麵機器人、送餐機器人、迎賓機器人等,曾在國內大火過一段時間。
然而,一來成本很高,單個機器人的價格並不比人工低,維護成本更高,導致餐品質量不可避免的下降。
而且機器人炒的菜,步驟相對簡單,遵守嚴格的材料配比,味道中規中矩,遠不及精通各色菜品的大廚。
二來,機器人的智慧程度有限,無法代替服務員向顧客提供無微不至的服務。
比如像‘倒熱水、分餐、盛湯’等要求均無法滿足,還容易出現故障、接收指令不清晰等問題。
久而久之,這股熱度便降了下來。
大家去機器人餐廳,更多的是感受一種新鮮的用餐體驗,復購率不如傳統餐廳。
但無論如何,此時,在各種話題和或期待或質疑的聲音中,花間集王蓮餐廳收穫了極高的熱度。
五一假期預定人數爆滿,推出的人均240+的套餐,銷量十分可觀。
五一前夕,餐廳的後廚正在緊急地分配工作、清洗切割食材、熬煮高湯......
為開業做好充分的準備,迎接大批前來嚐鮮的遊客。
*
五一假期的到來,標誌著大多數旅遊景點進入了旺季。
酒店漲價、交通擁堵、餐飲店爆滿、景區人擠人,是很多知名景區的常態。
可即使如此,也阻擋不住人們外出旅遊的腳步。
而花間集,早已在4月初進入了旺季。
憑藉著限流和分流,讓遊客保持著相對良好的體驗。
五一的到來,無非將這種警戒往上提高了一個等級。
隨著森林景區的開放、王蓮餐廳也能容納數千人
休息、賞景、用餐,花間集的載客量再次提升,單日最高可接待3萬人次。(
這個數字已經很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