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聞言,更震驚了,說:“你為什麼要這麼做?”
大皇子搞不明白,這些人明明都是效忠於他的,但是為什麼現在突然然過來咬他?
他看靖寧侯,看錢尚書,這些曾經都在暗地裡‘效忠’他的人,此時沒有一個站出來幫他說話。
甚至給皇帝加藥的事,還是靖寧侯給他出的主意!
滿朝文武對此都是震驚的,很多老臣當即站出來,痛批大皇子愚蠢,不孝,有違天道;
賢王等眾人罵的差不多了,才對大皇子身邊的護衛說:“還愣著幹什麼?還不把大皇子押下去?”
大皇子:“......”
孃的,這到底是為什麼!
為什麼連他的護衛也聽賢王的?
他一直到最後,都以為是邊關林大將軍臨時倒戈了賢王,而從來沒有想過,那些受他調遣的根本不是林大將軍的人,而是賢王的人。
所以皇帝臨死前,想要立二皇子為太子,也是認真考慮過的,大皇子實在是太蠢了。
將來當了皇帝,那還不被人耍的團團轉?
賢王手裡的聖旨,由齊德海當眾宣讀,許多老臣都很警惕,認為這一定是賢王偽造的,他們肯定要驗證的,而且,如果是賢王登基,他們一定是要反抗到底的。
結果出乎意料,聖旨裡說,要立三皇子為太子,賢王輔政;
三皇子年紀是最小的,現在才六歲,當然,二皇子也不大,二皇子才十二歲;
但是所謂立長不立幼,因為上面還有個二皇子,眾人就又開始吵。
有人懷疑賢王之所以立三皇子,是因為他更年幼,更好控制。
賢王笑著看向說這話的人,心想你說的對,我確實就是這麼想的!
要不是擔心邊關的林大將軍早飯,引起不必要的爭鬥,這個位置他就自己坐了。
哪裡還輪得到三皇子那個沒斷奶的小兔崽子呢。
“立長不立幼?”賢王似笑非笑的看著眾人,說:“隨二,去把大皇子帶回來,大家都等著他登基呢,趕緊的。”
眾人:“......”
聖旨雖然是偽造的,但是蓋了章,字跡也是皇帝的字跡,沒人敢質疑,齊德海還想留條小命在,只能幫賢王遮掩到底。
大皇子又廢了,眾人只能認可了三皇子。
反正都是皇帝的兒子,登基的又不是賢王,他只是輔政罷了,內閣的人又不是擺設,總有人能盯著他的。
這事就這麼定了,三皇子的母妃出身低微,是個宮女,剩下孩子的時候就被棄母留子了。
現在的三皇子,還在後花園裡玩泥巴,渾身髒兮兮,面對宮人的冷臉,他早就習慣了,六歲了,還沒請老師,更沒正兒八經的上過課。
雖然年紀還小,但處在這樣的環境裡,他很多事都懂了。
他知道自己是皇子,但低賤的皇子還不如太監過的好呢。
無所謂吧,聽說長大后皇子是會離開皇宮,到封地去的。
三皇子等著這一天呢。
結果,一個穿著華服,容貌俊美的男人突然站在他跟前,居高臨下的看著他,半晌,才說出一句話:“起來,洗乾淨了,去登基。”
三皇子:“......”
三皇子站起身,用滿是泥巴的手擦了擦臉,看著眼前的男人:“你是誰啊?”
賢王摸了摸下巴,說:“我?我是你的老師。”
三皇子知道老師的含義,但是他不懂什麼叫登基。
怎麼,這年頭找老師,還給皇帝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