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以他之名義,送書給荊州劉景升以及兗州曹孟德,邀其助戰。
這一次袁紹可不是空口白牙,以勢相逼,而是許以重利,承諾長安若破,三人共分天下。
“此等重利下,我不相信劉景升與曹孟德之輩,能不動心。”
袁紹在書信中蓋下私印後,惡狠狠的說道。
送出書信後,接下來便是調兵遣將。
但是此刻的袁紹,在經歷了二將連敗,兩路大軍分崩離析後,已經喪失了和長安軍正面交鋒的勇氣。
遂以北地郡城池為中心,深挖壕溝,高築城牆,層層佈防。
只要能抵擋住長安軍的進攻,待荊州、兗州援軍到來之際。
長安軍焉能與三軍交鋒?
……
“袁本初啊袁本初,真是好個袁本初,此前對吾百般提防,今日璩有大敗,又知道引吾為援了?”
曹操手捏袁紹送來的書信,面上冷笑不止,將書信傳遞給荀攸、程昱、曹洪、曹仁、郭嘉等人閱覽,並問道:“汝等以為吾當如何抉擇?”
“主公,末將以為,此前主公迫於形勢,服於袁紹,如今長安軍兵威漸盛,我等當即可棄暗投明,尊奉天子,討伐袁賊!”
曹操發問後。
曹洪第一個站出來作答。
作為被曹操派去向漢家天子示好之人,那段經歷讓曹洪印象極為深刻。
因此自從回來後,他便開始堅定的反對袁紹軍,稱其為反賊逆軍。
“主公,臣以為,此刻袁紹軍已有江河日下之憂,此刻投之,確有雪中送炭之功,若主公能聯手袁紹軍破長安而居之,其利甚厚。”
郭嘉沉吟片刻後,分析道。
“袁紹乃反賊,豈能久乎,但長安天子亦非可靠之人,臣聽聞長安天子於長安城中,多有屠戮舊貴、打壓士族之舉,以臣之見,不若置之不理,我等自回兗州,坐山觀虎鬥便可。”
出身潁川豪族的程昱則從另一個角度分析了一番。
“臣以為,此刻乃天賜良機,主公若尊奉天子,平定天下,必有大功於長安,主公當助天子討賊也。”
荀攸的觀點和曹洪頗為相似。
“劉景升有何動作?”
曹操並未馬上表態,而是追問起荊州劉表的動向。
在接到袁紹書信的那一刻起,曹操便已下令去探查荊州部隊的反應了。
片刻後,許褚來報:“主公,劉景升率部返回荊州了。”
“這就走了?”
曹操皺了皺眉。
荀攸還在勸:“主公,此刻出兵扶保天子,於大漢天下,功莫大焉。”
“嗯,走了,俺帶領哨隊親自探查到的,荊州劉景升部,皆拔營而走,糧草、輜重盡數帶回去了。”
“明白了。”
曹操微微頷首,狹長的眼睛中閃過一抹精光。
環視身旁謀臣、將領,曹操笑道:“劉景升既然走了,吾曹孟德又何必強出此頭呢,無論是袁本初也好,亦或者是漢家天子也罷,就且讓他們相爭去吧,我等歸兗州即可。”
決定既下,便火速執行。
可憐的袁紹使者,上次來還能受到曹操的熱情接待,各色明裡的賞賜,暗裡的賄賂未曾斷過。
但今日卻連茶水都欠奉,冷著身子回北地郡覆命,帶回去了曹操的回答:“州府有事,先回勿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