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1979我的文藝時代> 第五百九十三章 該有的歷史地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九十三章 該有的歷史地位 (2 / 2)

……

《白鹿原》先在《最文學》分兩期連載,之後由最文學出版社出書,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西安人民廣播電臺差不多同時連播,在讀者和文學界迅即引起反響。

這一情況,就連最文學編輯部都沒有預料到。

在《白鹿原》的書稿由姜玉樓帶回時,編輯部眾人也先後看過。怎麼說呢,不帶有色眼鏡看的話,絕對是一部好書。如若能夠面世,肯定不會是悄無聲息的,會有反應的。

然而反應竟是如此之迅速,如此之強烈,尤其是社會各個階層非文學圈子的讀者的強烈反響。

當姜玉樓將讀者對小說的喜愛告訴陳中實後,他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感受到,讀者才是文學作品存活的土壤。

當然,《白鹿原》在發表後得到的也不只有誇獎,還有不少負面評價。

《白鹿原》發表以後,因其尖銳的歷史政治觀點及大膽的性愛描述,在文學評論界引起了巨大反響和爭論。有人認為書中的性愛描寫稱得上是“驚世駭俗”。

也有人認為小說中的情色描寫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也應該屬於成人級的。

有一位大學教授更是發文表示,“《白鹿原》是一部缺乏創新精神的平庸之作,它之所以能夠在體制內獲得國家所頒發的最高獎項,恰恰反映出了20世紀中國文學走向沉淪的衰敗之相。用叔本華評價‘庸作’的尺度來說,就是‘牽強附會、極不自然、謬誤百出,字裡行間永遠滲透著一種誇張造作的氣息’。”

還有批評家認為,“《白鹿原》是一大堆材料艱苦拼接而成的那麼一個‘對一個歷史時期社會風貌全面反映’的史詩框架,這個框架裝滿了人物和故事,但並沒有用鮮血打上的印記,在我看來,它是空洞的。”

甚至有人認為這部作品涉及歷史傾向性問題,“一部反映中華民族近現代史的文學作品,從中只看到傳統的宗法文化的作用,卻幾乎看不到五四運動以來新文化的影響,這不能認為是真正意義上的真實。”

因為小說大火,1990年10月,《白鹿原》書在京召開的研討會。

研討會很成功,會議上,幾乎都是對《白鹿原》的誇獎。

會後的晚上,姜玉樓找到他住的賓館,主動與他商議《白鹿原》出版合同的事。

姜玉樓給的建議是用版稅計酬,《白鹿原》計劃首印十萬冊,目前徵訂數目已然近一萬五千冊,在1990年的新華書店發行徵訂已是令人鼓舞的大數了。

按百分之十的版稅和近十三元的書價算下來,他能拿到十三萬的稿酬。

版稅制在國內已經實行了一段時間,但對陳中實來說,還很陌生。

他尚未用版稅方式拿過稿酬,問了半天才弄明白其中的好處,自然是樂意的。然而更令他感動的是姜玉樓替他所做的謀算,以至於如此細心。作為一本書的作者,面對這樣體貼入微的好朋友,再說什麼感謝之類的話都顯得多餘而俗套。

陳中實可能也想不到,小說出版後,他的命運迎來了巨大的改變。

11月,《白鹿原》正式出版,短短四個月就發行58萬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