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費三天時間,看完整部書稿後,姜玉樓紅著眼睛,拍案叫絕道:“陳老師,你的這部《白鹿原》寫得太棒了,是一部和《平凡的世界》不相上下的經典大作!”
“啊?”陳中實面對姜玉樓的誇獎,顯得有些茫然。
自從姜玉樓在他家審稿後,他便由此開始進入一種完全的閒適狀態。
他不讀任何小說,平生裡從未發生過的拒絕以至逆反閱讀現代文學書籍的奇怪的心理狀態。卻突然想讀古典詩詞,甚至把塞在書架裡多年未動過的《詞綜》抽出來,品嚐那些古色古香的墨痕之中的韻味而驚歎不已。
在他想來,姜玉樓審稿會很嚴格,而且怎麼說呢,他的這部作品又比較特別,姜老師雖然年輕,但社長的身份又不一樣……
總之,這些天來,他都很難靜下心。
就在這樣的等待中,陳中實品嚐一個個詩詞大家的妙句。
可出乎意料的是,姜玉樓審稿第三天,就有了結果。
那句對他的誇獎,即使是他所預料的最好結果中,也是不存在的。
姜玉樓重複了一遍,“陳老師,《白鹿原》是一部傑作,你選擇在《最文學》發表,是我們出版社上下全體人員的榮幸!”
“謝謝,謝謝!”
陳中實一個勁的說著謝謝,把在他面前交稿時沒有流出的眼淚傾濺出來了。
他這才發現此前幾天自己那平靜的外表下隱藏著等待判決的緊張和恐懼,一切都只是故作堅強而已。
這個超出預料的判決詞式的誇讚,就把深層心理的恐懼和緊張徹底化釋了。
陳中實覺得自己的全部用心都被姜老師理解了,他這些年下來的所有努力都是合理的,還有什麼事情能使人感到創作這種勞動之後的幸福呢!
姜玉樓看著陳中實那難以言表的激動之情,很是感慨,完全可以想象他的興奮和喜悅。
陳中實人生中的第一部長篇,他為此已經等待了太久,幾近二十年,從1973年冬天發表短篇小說,到1990年得知他寫完了《白鹿原》。
對於他來說是太長了點,對於姜玉樓來說,起碼沒有使這位益友失望,也能讓國人更早幾年看到《白鹿原》這樣的經典之作。
兩人之間的友誼便不言而喻,相信經過此事後,友情會更加的穩固。
隨後便是如何處理書稿的種種瑣細的事,陳中實全都由著姜玉樓去處理,他完全信賴姜玉樓,也相信他手下的那幫編輯。
稿酬方面,姜玉樓也不會虧待他,在《最文學》發表,稿費可以給到千字六十,算下來他能拿到三萬三千塊錢。
千字三十元,其實是年初才在各大文學期刊執行的稿酬標準,而最文學竟然將這一標準提高了一倍。
陳中實即使不在意錢,但這個數字依舊讓他非常興奮,一次可以拿到萬元以上的大宗稿酬,他這也算是跨越進入萬元戶的行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