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唰唰。”
姜玉樓的辦公室裡不停地響動著書頁翻動的聲音。
自從宋文將柯雲璐的《夜與晝》遞過來後,他這兩天幾乎將大部分時間都用到了閱讀上面。
上一回讓他如此沉醉的作品還是路謠的《平凡的世界》。
兩部作品都很優秀,同樣是改革文學中的經典之作,只是側重點並不相同。
柯雲璐的《新星》和《夜與晝》將視角定位在了改革的執行者身上,而路謠的《平凡的世界》,則更多透過底層人民群眾的生活,展現了改革給農村帶來的變化。
終於看完了整部手稿,姜玉樓輕輕合上稿件,撥出一口氣,“呼,不過癮,應該還有下部才是。”
他想到宋文給出的那個“當代清明上河圖”的評價,不由點點頭,覺得宋文評價得非常到位。
這麼好的作品,不發表在《最文學》上可惜了。篇幅的問題其實也好解決,發增刊就是。這個增刊,相當於單行本了,和單行本有所區別的是封面掛著的不是《夜與晝》而是《最文學》。
想了想,他叫來了宋文。
他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宋文很支援。
只是,宋文還有一絲疑慮,“社長,柯雲璐之前和《當代》合作非常愉快,怎麼突然選擇了將《新星》的續作交給我們發表,是不是……”
“既然你好奇,那我們問一問當事人不就好了。”姜玉樓笑了笑,又問道:“老宋,你那有柯雲璐的聯絡方式嗎?”
宋文點頭道:“有的,他除了留下了地址,還留了聯絡電話。只是電話不是私人的,而是他所在工廠的電話。”
說完,他將寫有電話號碼的紙條交給了姜玉樓。
姜玉樓也不含糊,直接撥通了電話。
“這裡是榆次縣錦綸廠,請問你是哪位?”
電話撥出去沒多久,有人接聽了電話,只是說話的人帶著明顯山西方言的普通話。
“我是燕京《最文學》雜誌社的社長姜玉樓,我想找你們廠的柯雲璐柯老師。”
電話那頭沉默了片刻,然後那人又用帶著驚疑不定的語氣詢問道:“你說……你說你是姜老師?”
“如果你所說的姜老師是姜玉樓的話,那就是我。”姜玉樓笑著道。
“啊!姜……姜老師……我是你的書迷!”
“咳咳,這位同志,請問柯雲璐老師在嗎?”
姜玉樓的這位書迷絮絮叨叨了很久,搞得姜玉樓尷尬不已,只能出言打斷。
“哦,抱歉姜老師,您要找柯雲璐是吧,稍等。”
電話那頭突然傳出一陣奔跑聲,然後聲音越發縹緲,直到消失不見。
他看了眼宋文,無奈地聳聳肩。
又過了五六分鐘,又有一個標準的京腔出現在了電話那頭,“您好姜老師,我是柯雲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