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樓提出的想法非常好,可是請誰?卻成了難題。
畢竟當時香江跟大陸幾乎沒有文化上的交流,誰都不認識誰,想請到一個合適的演員,並且能上臺表演節目的演員更難。
不過,這和姜玉樓沒有多大關係了。
他只是負責提出意見,真正要實施的還得是黃一鶴這個總導演。
會議結束後,籌備小組的人對姜玉樓可謂另眼相待,讓他們想破腦袋也想不出來的新意,卻讓他三兩下解決了。
怪不得人家是大作家還是名編劇,確實比他們這些凡夫俗子要強百倍啊。
黃一鶴送走姜玉樓後,親自找了王臺長。他將姜玉樓的建議重複了一遍,得到了臺長的大力支援。
有了領導的支援,黃一鶴動力十足。
不過,他又想到自己不能直接去香江,卻又犯了難。便打算向姜玉樓請教,他主意多,肯定能想到辦法。
次日,黃一鶴又厚著臉皮找上了姜玉樓。
他將難處說出來後,姜玉樓很快有了主意。
“雖然咱們的人不能直接去香江,但可以去離香江近的深圳探探風聲啊。”
“對啊,我怎麼就沒想到!”黃一鶴激動地握著姜玉樓的手,感謝道:“姜老師,您可是幫了我們春晚導演組的大忙了,這次春晚要是能不負眾望,您就是頭功!”
“頭功不敢當,只要節目質量好,領導和人民群眾滿意,我就知足了。”姜玉樓笑道。
聞言,黃一鶴豎起了大拇指,“您的覺悟真高,不愧是這個!”
等他走後,編輯部的人很是感慨。他們自從黃一鶴上一次來的時候,就知道他是春晚導演了。越是瞭解春晚,越是明白他們社長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咱們社長真是太牛了,這春晚以後怕是離不開咱們社長了啊。
……
黃一鶴從姜玉樓那裡得了解決辦法,可真正出發去深圳,卻也是十一月底了。
實在是籌備組還少不了他,比如節目確認,邀請各路演員等等。
好在等到十一月的時候,他已經理出了一個大概的節目名單,現在就差香江那邊的了。於是,他跟領導說明了情況,南下深圳出公差去了。
到了深圳才發現,香江人很少會說普通話,語言不通加上不認識人,這讓黃一鶴等人舉步難行,就在他們精力快耗盡時,路過一家音像店時,一首歌曲傳進了他們的耳朵裡。
“洋裝雖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國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中國印。
長江,長城,
黃山,黃河,
在我心中重千斤。
無論何時,無論何地,
心中一樣親。”
歌曲讓黃一鶴聽得熱血澎湃,這首歌好啊,完全夠得上春晚的水準。
他當即走向音像店,找到老闆,詢問道:“老闆,請問這首歌叫什麼名字?”
老闆微微皺眉,聽出了他的口音,但也不在意,隨口回答道:“叫《我的中國心》,是個香江人。”
“香江人,叫什麼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