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麼聰明,應該也知道了,我們家的生意玩完了,現在欠了信用社一屁股債,還有工人的工資……唉,都怪我無能啊!”
馬孝眼眶通紅,說到動情處,更是用拳頭捶打腦袋。
“啪!”
姜玉樓扇了他一巴掌,“你看看自己成什麼樣了,你的壓力有叔叔大嗎?叔叔頭髮都白了,你還這樣子,不能為他分擔壓力,有你這麼當兒子的嗎?”
“玉樓……”馬孝怔怔的看著他,有難過,有愧疚,也有委屈。
姜玉樓怒道:“咱們當了這麼多年的兄弟,你遇到這麼大的事兒,怎麼就不來找我?你說,你還當我是兄弟嗎?”
“我也想過來著,但…..上萬塊錢我哪能這麼做……”馬孝很是痛苦,他一個人受苦也就罷了,這是他自作自受,但他不想害了好兄弟。
姜玉樓問道:“我就問你,如果是我家出事了,你幫不幫?”
“幫!”馬孝回答的很乾脆,沒有絲毫拖泥帶水,顯然都是心裡話。
“這不就得了。我出事了,你會幫我。你出事了,我又怎麼能看你落難呢?”姜玉樓心裡一暖,又寬慰他,“你忘了?我現在可是大作家,一萬塊對別人來說可能很多,但對我來說,也就是一本書的基本稿酬而已。”
“我剛才和叔說了,這筆錢我先給你們墊著,等你們經濟寬裕了再還不遲。”
“玉樓,你說我是不是太廢了。”也只有在好兄弟面前,馬孝才能吐露心聲。
這段時間他天天早出晚歸,不想和村裡人碰面,只悶頭幹自己的農活;就算如此也沒少受村裡人責怪,那些在磚廠幹了一個多月還沒拿到工錢的,都來向他討債。
他本來覺得自己上了技校,也不會太差,結果操作機器後,發現自己不過是七竅通了六竅,理論聯絡不到實際,把好好的磚廠差點整垮了。
經歷了這樣的事情,馬孝開始懷疑起自己的能力來,也許他就不適合做生意,不適合做技術工種,乾脆趁著這次受挫,老老實實在家種地得了。
姜玉樓說道:“你不是太廢了,你是太小巧操作機器的工作了。以為在學校學了點知識,什麼都能幹。其實,壓根不是這樣。”
“是啊,是我粗心大意,要不是我也不會連累父親……”想到那段日子,馬孝又露出痛苦的神色。
“我覺得這次失敗也好。”姜玉樓給他灌著心靈雞湯,“有道是,失敗乃成功之母,又,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這是成功之路對你的考驗,透過了,自然是一路坦途,不透過……你難道甘心一輩子操弄農事?”
“不,不甘心。”馬孝想了想,堅定地搖頭。
姜玉樓道:“那不就結了。這次以後,你和叔兩個人父子同心,一起把磚廠經營好,以後我也好給別人吹,我的好兄弟馬孝是商業大亨。”
馬孝笑了笑,也不知道是父子同心經營的話打動了他,還是馬孝是商業大亨的話讓他發笑。
笑過後,馬孝又有些憂慮,“玉樓,你的錢我還是不能拿。”
“別傻了,你要是覺得拿著不安心,給我寫個借條好了,和銀行一樣算利息,等你賺回來再還我。”
姜玉樓不僅是想寬馬孝的心,更是在慢慢引導他如何做個真正的商人,對於商人來說,借貸並不可怕,有借有還就行。
“現在銀行存款利息又不高,我與其把錢存銀行吃利息,還不如借給你,我想你也不會讓好兄弟吃虧吧。”姜玉樓還開起了玩笑。
馬孝臉上終於綻開一絲笑容,他被姜玉樓的話逗樂了,也開起了玩笑,“早知道我們家也不找銀行借錢了,直接找你合夥,有你的財力支撐,啥生意幹不成。”
不管怎麼說,馬孝的心情總算好了點,姜玉樓繼續開解道,“其實要我說,你這回失敗也可以說是好事兒來著。”
他這可不是開玩笑,而是真心實意。
見馬孝不解,姜玉樓便解釋了一番,“做生意哪有一帆風順的,或多或少,或早或晚都會碰到問題,現在出問題總比以後攤子搞大了出問題強。”
馬孝一琢磨,似乎還真是這個理。他記得老爹也說過類似的話,可是他那個時候完全沉浸在了失敗的情緒中,完全聽不進去。
姜玉樓拍了拍他的肩膀,“這回倒了咱不怕,能吸取教訓,下回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了。”
“對,玉樓不愧是文化人,看的就是比我深,比我遠。”馬孝哈哈一笑,道。
姜玉樓有些哭笑不得,“去你的,搞的你是個大字不識的文盲一樣。”